我在當鋪鑑寶的那些年正文卷第一百七十七章廣陵散,珍瓏棋局,論語詳解,悟性提升這些書籍字畫等寶物固然不能帶走,但並不代表著,陳少君不能借此,將這些東西給鑑定一遍。
每一次鑑定,陳少君都能從其中獲得對應的鑑寶獎勵。
這麼多寶物,若是全部鑑定完,那麼他的鑑定獎勵,自然也會豐厚無比。
雖然普通獎勵,對他的幫主已經不大了,但獎勵之中,只要夾雜著功德金光,對他就是一次巨大的惠贈。
雖然每一次獎勵的功德金光都極少,但積少成多。
寶庫中這麼多書籍字畫,向來能讓他的功德金光,大為增長。
於是,陳少君也不急著走了。
直接走到了最左側的那一個書架。
整個地窖中,共有三個書架。
最左側的書架的這個書架,上面擺放的都是一些書籍,字帖,一個書架數米來長,分三下三層,就算略有寬疏,但拜訪的書籍字帖也是不少。
陳少君打算以十個一組進行鑑定。
首先是第一排的十本。
五本書籍,五本字帖。
書籍乃是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中的幾個篇章,而字帖,則分別是兩個儒生所著,看其所留稱號,卓悅先生,追雲居士,陳少君從鑑寶畫面中,沒有聽過兩人的名號,看這幾本字帖,字型也算不得多麼高明,也就沒太在意。
靈眼術一掃。
煞氣不重。
大部分都只是因為時間的緣故,才侵染了一些煞氣,頂多也不過煞氣蓋頂層次。
事實上,儒士書生的書法字畫,大多都帶有一些文氣才氣,頂級儒生,甚至會生出浩然正氣,受其庇護,對於煞氣等物,天然有一些抵抗之力。
是以往往書法字畫之中,很容易誕生那種品階更高,但煞氣不重的寶物。
即便靈眼術已經看出了這十本書籍字型之中的煞氣不重,但陳少君還是丟下了三枚銅錢。
占卜之術使出。
銅錢落地,卦象生成。
吉!
幾乎在下一刻,陳少君就使出了萬靈神解術。
滋滋滋……
眨眼,煞氣分解消融。
十本書籍字帖之上本來因為潮溼的空氣和歲月留痕下煞氣的侵蝕,顯得有些斑駁的紙張,迅速就變得潔淨無痕,宛然一新。
不過,但凡懂得鑑賞的書畫愛好者,卻又很容易從紙張和字型的痕跡中判斷,這些書籍字帖的書寫年份,看出其經過歲月沉澱之下的價值。
“時間沉澱下,就會附於這些書本字畫一些特殊的東西。
比如對應書寫這些字帖之人,聲名遠播,或是有什麼驚人的事蹟,自然就會讓得這些本毫無價值之物,煥發出新的價值。
這就是所謂的名人字畫,自有人會去追捧,高價收購。”
陳少君對此,其實也有一些瞭解。
比如這五本字帖出自的卓悅先生和追雲居士。
或許他們在書寫這幾本字帖之時,毫無名氣,甚至書法都算不得高明。
但在以後,兩人或是當了大官,或是有一些驚人之舉,聲名遠播,自然就會使得他們的作品,價值倍增。
就有如那茗山居士。
他的畫作雖然不錯,但他卻往往喜歡在自己的畫作之上,留下書法。
而他的書法,卻是出了名的低劣,幾乎不堪入目。
可卻因為他聖德皇帝的兒時舊友,數位皇子的啟蒙恩師的身份,以至於他的畫作,極受人追捧,甚至就連他所寫的書法字帖,也被人珍藏,價值極高。
這就是名人效應。
無關於書法字畫本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