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珏馬不停蹄地帶著整理好的滅蝗驅蝗的方法呈給朱高熾,朱高熾見王珏想出賑災之法,當即找來郭資和道衍一起討論。
議事廳內氣氛凝重,朱高熾幾人將王珏呈上的冊子閱完後,沉思不語,良久之後,朱高熾才盯著王珏開口問道:
“王珏,你這驅蝗滅蝗之法,有些看上去應能奏效,但是有些孤卻是從未聽聞過,你能確定這些辦法有效麼?”
王珏其實心裡也有些不確定,於是開口說道,“這些方法多是屬下從書上記載得來,也有一些是屬下的推斷,想來應該有效,但是為了保證效果,屬下相想請世子允我去山東協助官府賑災,以便及時調整對策,而且,那些可以剋制蝗蟲的之物,也需要一一尋找驗證。”
朱高熾聞言點了點頭,“孤也是這個意思,此法既然出自你手,自該由你到場主持大局,以免出現變故。”
道衍這時突然開口說道,“世子,我這弟子目前尚無官身,若是隻身前去,恐怕難以服眾,怕是於治理蝗災不利!”
朱高熾捏著下巴微微皺眉,“也是,父皇對靖難功臣的封賞還沒有結束,所以對王珏的賞賜也得往後靠一靠,王珏這幾年雖然功勞不小,但在朝堂之上還是聲名不顯,他若隻身前往神東恐怕也是人微言輕,不會遭人信服。孤和大師、郭資經營北平,一是不開身,二是沒有王命也不好擅自離京。若是上書父王恐怕等到父王旨意下來也來不及了。”
郭資開口說道,“如此看來,王珏沒有官職在身,反倒成了自由身,有他前去山東輔佐賑災正好,只是尚需一物證明其身份,世子不妨親筆書信一封,讓王珏交於山東參政,令其支援王珏的賑災之策。”
朱高熾點了點頭,“正該如此,山東參政陳壽,洪武年間由國子生授戶部主事。今年父皇下旨,遷其為員外郎。出為山東參政。其人德才兼備,素來恤民愛民,如今山東連遭災,他若是得知王珏有賑災良策,定會極力推崇,孤可親筆手書一封,加蓋印信,陳壽見此必會大力支援王珏。”
道衍神色深邃,緩緩開口道,“另外,世子當即刻派人八百里加急將王珏所寫驅蝗滅蝗之法上報朝廷,並上書陛下表明事態緊急,只能一邊派王珏前往山東救災,一邊將此法獻予朝廷,以免落旁人口舌。”
朱高熾深以為然,如今父皇尚未立儲,自己凡事都要遵守禮制,不可有一絲一毫的僭越之舉,縱然是父皇下旨命他商討賑災之策,但是派出王珏前往山東也確實是有些自作主張了,必須要上書父皇,防患於未然。
朱高熾起身向道衍行了一禮,“大師深謀遠慮,高熾在此謝過。”
道衍急忙起身,“世子不必如此,世子仁孝,又有如此愛民之心,此舉本是好意,若是因此被奸人利用反而不美。”
朱高熾滿眼感激的看了一眼道衍,隨後目光轉向王珏,“王珏,你到山東後,務必盡心盡力,救百姓於水火,若是賑災有功,孤必會上書父皇,請他連同靖難之功一併封賞!”
王珏躬身行禮道,“那屬下就在此先謝過世子了,災情刻不容緩,還請世子儘快手書一封,屬下好即刻啟程!”
等王珏帶上朱高熾寫給陳壽的書信回家,楊蒙和付恩卿早已經收拾好了行李。二狗、陳妍、劉德水夫婦和陳宇也在王珏家為他送行,看著眾人滿臉期盼又夾雜著擔憂的表情,王珏再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不禁想起了前世自己上大學前離家的那一幕,心中感嘆道,“有家人真好!”
上車餃子下車面,呂氏知道王珏喜歡吃餃子,見王珏要去山東,特地準備了一大桌餃子,王珏吃得心滿意足。
交代好了工坊事宜後,王珏簡單與眾人告了別,就帶著兩個學生登上馬車奔赴山東,開始了賑災之旅。
一路上,王珏不斷地完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