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私下見面的據點,不知為何心情有點刺激,又有點背德感……
武后剛回到長安,立馬便召見了李欽載。
慈善堂是李欽載提出來的,但在這個時代搞慈善,終究是一件新鮮事兒,很多細節方面的運作武后並不瞭解。
洛陽慈善堂如今算是搭起了框架,可接下來如何具體地運作,武后仍有很多地方不明白。
佛光寺正殿的大門敞開,門外站滿了宦官宮女,李欽載和武后就在門檻內跪坐,一切都是正大光明。
武后本打算與李欽載密談,無奈李欽載堅持敞開門說話,事無不可對人言。
地位雖高,但李欽載的腦子裡時刻緊繃著警覺的神經。
他很清楚自己不能得意忘形,尤其是與皇后的來往,更要坦坦蕩蕩,說的每一句話落在李治的耳朵裡,都不會引起李治的猜忌。
若因為與武后的來往而翻了車,導致君臣關係變了味兒,對李欽載來說簡直是莫大的愚蠢。
李欽載的堅持,武后也沒辦法,事實上她也不希望李治對她有任何瓜田李下的猜忌。
“做好慈善堂,關鍵是三個環節,其一是善金的募集,這一點靠皇后和京中命婦,以及關中河北河南諸多權貴地主慷慨解囊。”
“其二是善金流水的監管,一定要嚴密監察每一筆善金的走向,每月都要查賬,小到一文錢的花費,都應該有明明白白的賬簿記載,並且還需要天子派出不止一位朝中御史監管,而監管的御史最好是流動性的,不可常居此位。”
“其三是錢糧賑濟貧民的落實,每一筆錢糧撥付出去,實實在在看得到它落實在何人何地,事前嚴密篩選,事後可追溯核實。”
“三個步驟,缺一不可,其中最難的是監管錢糧,畢竟日後善金多了,慈善堂便成了油水衙門,太多官員想朝裡伸手了。”
“一旦賬目混亂,監管不嚴,造成嚴重的貪腐,對皇后的聲譽將是重大的打擊,皇后的一番善心最終反倒被人誤解唾罵,那就得不償失了。”
李欽載在武后面前侃侃而談,武后聽得很認真,不時頻頻頷首。
“所以,監管的官員非常重要,從募集善金,到善金歸攏,最後賑濟貧民,景初所說的三個步驟,都不能離開監管官員的視線。”
“必須是朝中清廉如水,又道德高尚的朝臣,方有資格擔此重任。”武后露出深思的表情。
李欽載點頭,然後不知想到了什麼,笑道:“臣以為,劉仁軌很適合擔當此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