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4/4頁)

並銘。”

端溪的硯於立飛早有耳聞,端硯誕生在唐代初期廣東端州,也就是現在的肇慶。在古時候,就非常有名,名列四大名硯之道。端硯以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馳名於世,用端硯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好的端硯,無論是酷暑,或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氣久久不幹,古人有“呵氣研墨”之說。

ps:今天出去有事了,才回來,請大家在看完之後,投幾張推薦票,大可拜謝了。

第十八章 墨之源流

端硯產地位於端溪旁的端巖,其實是一座石山。東邊下面古時號稱下巖,下巖之中有泉水,不管多幹旱,泉水也從來不會枯竭。下巖的上面,是中巖,而中巖之上,自然是上巖。登上上巖,翻過山頂到背面,叫龍巖。

龍巖是唐代取硯石的地方,後來因為後巖的硯石要比龍巖要好,所以才棄龍巖不用。端溪至宋朝的時候,已經完全被水浸沒,硯工取石材的時候,只能到水裡去取,因此好的硯石也愈發難是。

端州在漢朝的時候,並不屬於中國,一直到南粵王趙佗歸順之後,端溪的版圖才併入中國。但端溪被發現是在唐武德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好硯石。後來至五代、宋初的時候,開採力度加大,產量也開始猛增,品質自然也最好。

古時候的人,對硯石的採掘也是有規劃的。先從下巖的北壁開始,然後再從南壁鑿洞,因此,除了上、中、下巖之外,還有東、中、西洞之分。在唐宋時期,官府專門設立了一個硯務官駐守在端溪,每年要求進貢硯臺多少,一旦數額達到,則封洞,普通老百姓是不能盜採的。而取石的時候,也是一個坑取完之後,再另開新坑,所以有新坑舊坑之分。

到了元朝的時候,乾脆全部關閉,不準任何人採伐,一直到明朝永樂年間才重新採伐,但過了幾年,又封掉了。一直到宣德、成化、萬曆年間,也都是時開時封。

而到康熙的時候,才真正完全解除禁令,但最好的硯,還是乾隆時期吳淞巖、楊景素兩個人所採為最。所以也有古稱“吳公坑”、“楊公坑”之說。在此之後,一直到晚清張之洞擔任兩廣總督,才又開始有好的硯石出產,因此也有“張坑”之說。

據說在端硯中注水,水不會揮發,而到了寒冬臘月,哪怕氣溫再低,其他的硯臺常常會結冰,可是端硯卻不會有這樣的現象。

於立飛把這方大西洞端石六吉硯小心翼翼的收到包裡,他沒打算要出手,下次回老家的時候,送給老頭子,肯定會讓他高興萬分。

再看那塊墨,於立飛先掂量了下墨錠,又反覆摩挲觀察,敲打,輕嗅,感覺純黑朗潤,色澤純黑,色感厚實。聞之,有一股自身的古樸淡遠的馨香之氣。

我國的墨跡,是周朝末年才開始有的。上古的時候,是用刀刻字,連筆都不用,根本就無墨之說。到夏、商、周時期,是用漆寫書。一直週末,開始有了大篆,再用漆寫書已經不可能,就用石墨磨成汁寫字。到漢朝發明紙之後,用石墨寫字也不合適了,當時的人以漆煙和松煤製成丸狀,用的時候再磨到墨汁。所謂的松煙,就是松木燃燒之後,凝成的黑灰。那些丸子狀的東西,應該就是最早的墨丸了。

三國時期,制墨技術開始變好,並且在墨丸里加膠,在《皇象論墨》中,已經有“多膠黝黑”的說法。而魏晉之時,墨塊的製造技術更加精巧,社會上用墨的人也越來越多,石墨逐漸淘汰,最終無人使用。像魏朝的韋誕、晉朝的張金,都是當時著

最新小說: 網遊:一刀劈死神 網遊:神秘玩家 航海玫瑰 全民永夜:只有我能看到彈幕提示 網遊:我靠遊戲幣就能變強 九幽生死簿 海上求生,普通的我竟然成了強者 別人玩遊戲,我修仙 無職法師 網遊之止戈三國 海島求生,從每日情報開始 無限流:漂亮NPC只想完成任務 戶外見聞錄 星啟:餘生與你的宿命之旅 電競之巔峰榮耀 海賊王之冰霜王座 海賊的航海 王者:從第一下飯主播到全能之神 開局朱八模板,打遍NBA無敵手 網遊:我有可成長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