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頂天的好,做一條龍,點上睛說不定就能飛走了!就有這麼神奇。老四這份活計,江湖人也敬服,說他“巧奪天工”。
老五就是廖秋離。怎麼的到了老五這名字就不合轍押韻,不跟著“允”字走了?前邊四位——允文允武,允公允能,齊全了,還能允啥呢?允不起來了,只能另外想轍,那年秋梨大豐收,滿帝京都是這個東西,廖他爹見了有感而發,乾脆就叫秋離了。要是那年豐收的是蘋果呢?紅棗呢?冬瓜呢?倭瓜呢?這東西還真不能細想。
甭管怎麼說,老五就叫了秋離這麼個挺“傷感”的名字,表面上看,這名字和梨子沒啥聯絡,只會讓人想到些悽風苦雨,什麼“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什麼“老荷葉,色蒼黃,老杆風搖盪”之類的,苦哀哀,活著沒幾天奔頭的那種苦,不吉利,廖秋離他娘為這名字還曾和他爹鬧過,狠鬧,硬說這名字跟馬上就要“吹燈拔蠟”了似的,不好,趕緊換!他爹問他娘,那依你看換成什麼好?他娘是認真讀過幾天書的人,然而並沒有啥新鮮想頭,生個兒子,當然想他平安長大,一生沒病沒災就好,於是想了想說,要不叫“來福”?他爹一臉的“欲說還休”,默默看著襁褓內的兒子,想,不是爹成心的,是你娘她……
好在他娘主意多,一會兒一個,出了滿月,老五又不叫廖來福了,改叫廖五福,老五麼,剛好對上五福臨門,就這麼定了,五福,廖五福!他娘三十八才生的他,前頭四個哥五個姐這時候都大了,一天到晚聽自家孃親一口一個五福的叫著,都不落忍的,對這位拉秧墊底的“毛毛”只有同情的份,不敢多嘴,生怕自家孃親興致一來,把他們的名字也一同改了……
五福叫到了五歲上,突然又改回了秋離。怎麼又改回去了呢?是這麼的,廖五福五歲上生了場大病,幾乎沒病死,瞧了多少家醫館都不頂用,哪家醫館都讓趕早準備裝裹,省得人嚥了氣沒得傳送。他娘不死心,哭過一場,心一橫把他帶到了雲清山上,拜在了雲清老道的門下,老道那邊把名字又改回去了,還說了,老五命裡煞氣重,福氣也厚,就不該叫五福,叫秋離反而好,去一去煞氣,蓄一蓄福氣,說不定從此就好了呢。也不知是老頭的藥奏了效,還是改名字奏了效,廖秋離反正緩過來了,好歹沒夭折在半道上。不過,從此一年倒有半年要耗在雲清山上,一直耗到虛歲十三為止。總之,這就一隻腳在塵世內、一隻腳在塵世外了。
廖秋離虛歲十三那年從雲清山上下來,回到了塵世裡,沒事兒可做,上私塾吧,年歲又不老小了,幹活計吧,似乎又不那麼夠年紀。怎麼辦呢?又不能放著他到處亂走。於是他爹去哪幹活兒的時候也帶上他,讓他在一旁看著。帶著帶著,看著看著,這孩子迷上了畫匠的活計。他覺著那麼些色彩勾勾畫畫就能出來這麼些花鳥魚蟲神仙美人,神奇極了,就想也弄這個,纏著他爹讓他爹帶他學畫匠。他爹給他纏得沒辦法了,和他娘商量商量,得,就讓他學吧!沒曾想這傢伙還真有這天分,學什麼像什麼,畫什麼是什麼,有點兒意思!學了剛一年多就有青出於藍的架勢了,他爹不敢小瞧他,出大活計的時候也帶他一旁掌眼,別說,原本畫死板了的敗筆,經這小子一番鼓搗,遮掩過去了!而且這遮掩還是神來之筆,看起來豈止是順眼,簡直的就是自然得不能再自然了,好像天生就該這麼畫!後來,他爹逢到有畫匠活計的時候就老帶著他,再後來,這半大小子自己獨當一面了,成了廖家的又一根頂樑柱。
廖秋離十五那年,他們家接了個大活計——給肅王的別院修戲臺子。肅王啥人呢?當今聖上的親兄弟,御前得用的頭一號人物,跺一跺腳帝京的地皮都得顫幾顫!這麼一位位高權重的人物,本身就不好弄,更棘手的是肅王蕭恪的脾氣出了名的暴,極其不好伺候,這回指名要廖家承接活計,往好聽裡說是看上了廖家的活計,往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