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屬於煙花爆竹一類吧?樣子,像加長加粗的爆竹的點火引線,又像是縮微的細長的煙花。大約一尺長,筷子般粗細,軟綿綿的紙卷著黑呼呼的火藥。天黑時,點燃,高高舉起,小跑,一路飄起一縷一縷的星星點點的火團,煞是好看。而且,又是煙花爆竹中最便宜的,大約一分錢三五支,一角錢可以買到幾十支,足夠一個晚上消遣的了。
它的名稱,叫得出來,卻難以準確地寫出來。音譯應該是“迪迪幾”吧?“迪迪”是它燃燒時發出的細小而連續不斷的聲音;“幾”則是炮竹的“藥捻子”的意思。“迪迪幾”就是在燃燒時發出細小而連續不斷的迪迪聲的爆竹的捻子似的東西。
那時,本地有個俗語,叫“門後擱不住迪迪幾”。意思是有了好東西,存不住,總是提前拿出來。比如,中秋節分到月餅,說好了要到晚上月姥姥升起來時吃,可是每到那時,我們卻早已吃完了。比如,分到一張電影票,母親暗地裡給了我,我卻忍不住拿出來炫耀,結果大家都爭著要看,爭來爭去,爭得你哭我嚎,最後只好收回票,給了鄰居。母親這時就會又好氣又好笑地說:“真是門後擱不住‘迪迪凡’!”當然,這話的本意是,買了“迪迪幾”後,先藏在門後(門後歷來是藏東西的好地方),等到晚上拿出來燃放。可是小孩子總是時不時跑到門後,拿出一根來燃放,而且是越放越想放,於是,一會一支,一會一支,等不到天黑,一把“迪迪幾”就燃放完了。
即使在煙花爆竹中是最便宜的,最低等的,那時也還是買不起。盼星星盼月亮盼到手裡的壓歲錢,也就是五角一塊的,又要買成掛的爆竹,又要買小零食吃,輪到買“迪迪幾”,也就只能買上個一把兩把的,但“門後擱不住迪迪幾”,三下五下就放完了。放完了怎麼辦?從春節到元宵節這段時間可是夠長的,只能自力更生了。工藝複雜的爆竹是做不來的,“迪迪幾”卻簡單,不過就是一張紙卷著點黑呼呼的粉墨嗎!
先是把“迪迪幾”剝開來研究它的構造,又問賣“迪迪幾”的人,那黑藥是什麼東西,然後便付諸行動。
偷來家裡的大鹽粒,用石塊碾成極細的粉末,又溜到人家的鍋屋裡,刮鐵鍋底下的菸灰。為了增加火力,再從家裡偷出幾根火柴,把火柴頭碾碎了,和其他幾樣東西摻合在一起,混合成火藥,用軟紙捲成細長條,一支“迪迪幾”就做成了。一般來講,由於紙質和火藥成份差強人意,那土製的“迪迪幾”不是突然熄火,就是突然燃成了明火,三下兩下就燒完了,仿製品終究敵不過原裝正品。有時還會做成巨型“迪迪幾”,一米長,大拇指粗,熊熊燃燒起來,非常壯觀,猶如火矩一般。只是有時不小心,讓散飄下來的火星星燒在了棉衣上,一燒一個洞。回到家裡,算上偷大鹽粒和火柴的舊帳,免不了捱上一頓臭哭或痛打。
打鍋餅
小時候,我們把鍋餅叫朝排,因為它的樣子像極了古裝戲裡上朝官員手裡拿的笏版——長方型,微曲,幾條凹道像寫在笏版上的公文。吃的時候,雙手握著捧在胸前,真像官員上朝呢。
十歲之前,記憶中只吃過一次朝排。那是鄉下親戚當點心送來的。白白的,軟軟的,長長的,香香的,特別是餅上的芝麻粒,簡直香透了牙齒。我們那時的麵食,都是自己做的饅頭、大餅和煎餅,再不,就是託鄰居烙的徐州單餅,一面焦黃一面鬆軟的朝排,自己不會做,街上也沒人做。實在想不出,哪兒會有人打朝排,朝排又是專門打給什麼樣的人吃的。直到*中,市場亂的沒人管時,才見到有鄉下人挎著柳編的大籃子,走街串巷,偷偷摸摸賣朝排,據大人說,這些人都是縣城附近的農村人,打朝排是祖傳的手藝,打出的朝排比店裡賣的點心還好吃呢!想來那朝排一定很貴,要不家裡為什麼從來不買吃呢?
十歲時,*開始,不要上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