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的大刀從徐榮的頭頂斬過。
見徐榮躲過,顏良不再轉大刀,大刀改為劈斬,帶著風聲狠狠朝著徐榮頭頂而來。
賈秦看得真切,心想顏良的武力比徐榮高那麼多嗎?
可惜徐榮就要死在顏良刀下了。
就在這時,一名小將跳起,人槍合一般的刺向顏良。
顏良被逼撤刀,轉過來戰那小將。
一個親兵過來扶住徐榮,徐榮快速的綁好傷口,然後指揮著將士去圍攻顏良。
這時候與顏良對戰的那名小將已經被顏良斬殺。
顏良一邊殺戮一邊指揮著他後邊的軍士衝殺。
他率領的這支部隊也是精銳,竟能和賈軍戰得旗鼓相當。
但是漸漸的,顏良軍就落了下風。
顏良軍雖然精銳,但還是打不過賈秦的百戰精銳,加上徐榮強悍的指揮作戰能力。
顏良雖然個人武力強過徐榮,但帶兵作戰能力並沒有優越。
另一邊的文丑,和華雄戰得難分勝負,這樣打下去,半天也分不出輸贏。
原本華雄是打不過文丑的,但是跟著賈秦歷經百戰,歷經生死,讓他的戰力大幅度提升,已經到了和文丑不分伯仲的程度。
文丑見難以取勝,又心憂城守不住,便舍了華雄,帶著部隊殺向另一邊。
華雄也不追趕,他知道殺不了文丑,也帶著將士殺向別處。
文丑率軍奮力衝殺,想把賈軍趕出城去,可是看著眼前悍不畏死的賈軍,文丑感覺到了大事不妙。
面對這樣作戰勇猛的軍隊,他想戰勝太難了。
突然,他看到了被兵士保護著的賈秦,他眼睛一亮,要是能殺了賈秦,那敵方必潰,他必是得天大的功勞,到時不但晉陽無憂,就連長安,洛陽也會落到他們手裡。
所謂擒賊擒王,便是如此。
想到此處,他心中一陣澎湃,就要揮軍殺過去。
突然又一想,如此衝過去,未必能衝到他跟前,他靈機一動,拿出背後長弓,人也退到他計程車兵中間。
彎弓搭箭,一支箭矢朝著賈秦飛來。
接著是第二支,第三支。。。。。。
然而,這些箭矢都在距離賈秦不遠處時被對面射來的箭矢擋落或擋偏。
文丑感嘆賈秦身邊的人反應之快捷,箭術之準,竟然能夠將他的箭矢一個不差的在空中攔截掉,這種難度非常人能做到。
他無奈的嘆息一聲,收回弓箭。
可惜弓箭兵沒有來,不然可以用箭雨殺了賈秦。
“弟兄們,那就是賈秦,不用管其他,只管朝那邊殺去,有殺賈秦者,賞萬金,封萬戶侯!”
暗箭殺不成,想著衝殺過去也殺不到,文丑便盡起全軍之力殺向賈秦。
於是袁紹軍,包括顏良在內的所有人,不再是抵擋賈軍進城,而是目標全部指向賈秦。
特別是文丑那句封賞喊出後,許多袁紹軍瘋了一般的殺向賈秦。
如果能殺了賈秦,從此徹底翻身了,萬金啊,萬戶侯啊,他們幾代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只為了一口飯便拼死拼活的兵士,誰能受得住這種誘惑啊?
賈秦見狀,暗罵一聲:“文丑算你狠!”
卻也無奈,他一般是不會親臨戰場中間的,只是這一次特殊,如果他留在城外,那麼得留多少兵馬來護衛?
假如袁紹軍被趕出城外,他們衝著自己來怎麼辦?
所以這次他必須跟著大軍進城。
不過像這種一般也不是什麼多麼新奇或多麼不可為的危險事情。
一般主帥都會親臨戰場以提升軍隊士氣。
所謂大纛就是主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