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出現在牛鞞呢?這絕不會是巧合吧?”這時,李秀插話道。
譙登馬上停止自責,認真道:“不瞞小李將軍,末將也想過這件事,應該是李雄提前在武陽城外安插了斥候,所以對咱們的動向瞭如指掌。”
“看來,他是吸取了武陽失守的教訓啊。”劉琨苦笑道。
“那既然李雄已經提前佔據了牛鞞,那咱們何去何從呢?”李秀又問道。
劉琨沉默不語,按照譙登所言,李雄麾下還有六千兵力,如果他堅守不住,憑藉自己現有的兵力是無論如何拿不下牛鞞的,但若是就這麼打道回府實在心有不甘。
想了想後,劉琨問李秀道:“不知小李將軍有何見教?”
“明知不可為便不為。”李秀不假思索道。
對於李秀的這種說話方式,劉琨似乎已經習慣了,輕嘆一口氣道:“小李將軍所言甚是。慎明呢?你意下如何?”
譙登當然不甘心就此善罷甘休,但他剛剛吃了敗仗,哪裡還好意思堅持再打呢?猶豫半晌後道:“一切聽憑劉將軍和小李將軍的安排。”
計議已定,譙登便和劉琨一起在山坡下紮營休整,一直到下午日頭有所減弱後再啟程。
從午後,陸續有譙登的殘兵從牛鞞方向趕來,都是按照譙登的吩咐四散奔逃後想要自行逃回武陽的,如今在半路上遇到大部隊也算是幸事。
此地距離武陽約有一百二十里,由於潰散的步兵加入,大概要在明天晚上才能抵達。
和李雄一樣,在經歷了武陽失守後,李離也加強了情報工作,尤其是針對武陽的,並和李雄達成了資訊互通和共享。
所以,當聽說譙登和劉琨陸續領兵東出後,李離馬上意識到這是收復武陽的絕佳機會。
“武陽城內到底還有多少守軍?”李離問斥候道。
“回將軍,據前方斥候所言,劉琨足足帶走了八千人,所以城中最多隻有兩千人。”
“兩千人,兩千人可以一試啊。”李離喃喃自語道。
思忖良久,李離終於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決定放棄臨邛,領著全部一萬步騎去攻打武陽。由於時間緊急,他根本來不及向李雄請示。
為了提高成功率,李離當即派出十幾個士兵假扮成流民先混入武陽城,等到他開始攻城時在城內四處放火就行。戰亂年代,沒有什麼比流民更為普遍的了。
李離還特意囑咐派出的十幾個士兵,從現在開始不準吃飯,流民必須有個流民的樣子,到了武陽後也不能一起進城,但最遲必須在明天晚上前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