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言而喻日軍也清楚這裡的重要性。
放下心裡飄忽的思想,姚崇明又一次舉起望遠鏡,在夕陽的金色光輝中,感覺不到溫暖,只有寒冷的微風吹過。
日軍開始進攻了,現在就連姚崇明也糊塗了,因為這裡是平原,日軍沒有進行迂迴分兵進攻或者分路進攻的任何戰術,難道就是為了消滅第八師的部隊?戰鬥的第二天開始,姚崇明就開始把其他方向的部隊逐步的向中心抽調,現在兩側已經沒有堅守的兵力,只有民兵部隊在監視日軍的動向。
其實擁有兩個師團的阿南惟幾中將,當然想分兵在側面進行迂迴進攻,可是兩個問題讓他不敢動,第一個就是方面軍有命令,藍玫瑰的一貫戰術就是分敵而制。兵力越分散危險越大。因此現在每一路進攻的部隊都是兩個師團,就是集中重兵於一點,在一點上強行進攻,迫使玫瑰兵團進行正面決戰,武器裝備和後勤力量都弱的玫瑰兵團在這樣的陣地戰中不是對手,因此避免了藍玫瑰的詭計。所以阿南惟幾中將也不敢分兵,害怕被算計,第二個原因就是在六安一代的第六師,這是玫瑰兵團原來的三縱隊,戰鬥力不低於主力一二三師。是玫瑰兵團的主戰師。這樣一個意圖不明顯而卻戰鬥力強悍的師在一旁虎視眈眈,阿南惟幾堅決的不敢進行任何分兵作戰的動作。
就這樣雙方在這裡打了三天的陣地攻防戰,彼此的損失都不小,第八師由於武器裝備落後,彈藥不足,損失相對要大一些,可是即使只是大一點也不行,因為第八師只有四個團,一萬六千人,加上師部和炮兵以及其他輔助兵種才一萬八千人,日軍是四個師團,八萬多人,即使是同樣的消耗,第八師也消耗不過日軍。
就這樣,現在陣地上計程車兵只有這些人了,在懷遠前線的戴村禮參謀長的兩個團和這邊的情況一樣,傷亡過半。
日軍終於開始進攻了,因為想打這樣的戰鬥,因此日軍把一個戰車師團分成四個聯隊,每個方向一個聯隊。由於藍玫瑰搶先進攻,日軍為了保住徐州,最後把大量的裝甲戰車都調集到那裡。每個進攻方向都留有一個戰車中隊,日軍沒有裝甲叢集的作戰理念,戰車坦克只是輔助步兵進攻的一種武器而已,編制也十分混亂,一個戰車中隊的裝甲車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數量也沒有準,比例就更不用說了,十分混亂,有的時候一個戰車中隊裝甲車和坦克的數量是十幾輛,自行火炮也是十幾輛,可是有的中隊光是坦克就能達到三四十輛。在阿南惟幾中將的這個戰車中隊就是數量比較多的,有各種戰車二十二輛。經過三天的激戰,已經在蘇聯的反坦克槍和反坦克手雷下面損失了十二輛。這一次阿南惟幾中將決定孤注一擲的進行一次強攻。爭取一舉擊潰玫瑰第八師。
在十輛戰車的掩護下,大炮的轟擊剛剛停止,日軍的部隊就開始進攻,第八師的武器裝備不是太好,武器系統是五花八門,國造的,山西造得,日軍武器都有,反坦克武器是蘇聯的,不過由於數量有限,每支部隊裝備的都不多,反坦克手雷是玫瑰兵團自己製造的,不過威力很大,摧毀日軍的戰車極為管用,可是為了海岸防禦,藍玫瑰不多的硝基炸藥只能生產一部分這樣的反坦克手雷。
陣地前沿已經沒有軍銜之分,團長張海峰既是指揮官又是戰士,因為是團長,要負責指揮,因此上把子彈不多的機槍給他一挺,手榴彈就不讓他用了,三十團團長就是用手榴彈帶領戰士進行反衝鋒時候重傷的。
看著向前衝鋒的日軍戰車和後面的日軍士兵。張海峰身邊計程車兵說道:“傳令,放近了打,發揮手榴彈的威力。爆破組準備對付坦克。”
“是”兩個士兵分別向陣地的兩邊跑去,因為在日軍飛機和重炮的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