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媽的話一說完,朝堂上又是爭吵一片,大臣們開始互相撕逼。
承王等人認為,這女人大逆不道,無端汙衊皇叔,她的話不但不可信,還應該拖出去亂棍打死,決不能手下留情。
蘇小朵助紂為虐,必須削職為民,逐出軍營。
韓呼邪和陸志興等人卻覺得王媽的話可信,退一萬步說,馮將軍在靖邊王的地界上遭襲,就算不是野狼關守軍乾的,靖邊王他就能逃得了干係嗎?
這一回,丞相李洪並沒下場撕逼,很警覺的。
他心中有了很重的陰影,凡是衛家傻子在場,自己從沒佔過上風,屢屢吃虧,吃過幾次之後,他就學得乖了。
衛家傻子是該死,但他已不想在朝堂上口誅筆伐,只想悄悄的派人弄死了事。
慕容婉聽了一會,就將目光看向衛晨陽,想聽聽他的看法。
衛晨陽知道光憑王媽的一番話,無法將樹大根深的靖邊王扳倒,在心中醞釀了一下,就躬身奏道:
“陛下,韓老將軍和陸大人他們說得很對,馮將軍在靖邊王的地界遭襲,就算是賊匪所為,他靖邊王也罪責難逃。
“末將奏請陛下派個欽差,去靖邊關查問真相,如果確實是賊匪襲擊,也好督促靖邊王出兵剿賊。”
靖邊關是靖邊王的王府所在地,統率包含靖邊關在內的十幾個城池,麾下有七八萬人馬,是大夏朝廷唯一的藩王。
承王嚇了一跳,衛家傻子這一招暗含殺著,厲害啊,欽差一到靖邊關,皇兄的種種所為,還能掩蓋得住嗎?
欽差一到,他非殺了欽差,提前發難不可。
因此當即出面反對。
他反對的理由是,慕雲嶺方圓百餘里,又過了這麼多天,馮婉秋早就不知去了哪裡,實在沒有必要再讓靖邊王興師動眾。
左都御史孫文傑附議。
大理寺卿錢宗附議。
李洪猶豫了一下,也出列附議。
然後,陸陸續續又有十多個四五品官員出列附議。
韓呼邪則極力贊同,他統率過大軍,認為對方既然還沒俘獲到馮婉秋,就絕不會罷休,這個時候,馮將軍一定是被困在山中出不來了,身邊無兵無將,甚至連糧草都沒有。
他附議衛晨陽,認為應該派欽差過去。
慕容婉坐在龍椅上,微微皺眉,她心中明白,皇叔覬覦朝堂之心,已經暴露無遺了。
如果欽差過去,萬一鬧起來,就是個有去無回。
就算欽差無所作為,最後無功而返,一旦赫連國和赤焰國成功結盟,合圍了馮錦川的徵西軍,靖邊王也會立刻出兵對朝廷發難。
她不說話,朝堂跟著一片寂靜。
沉默片刻後,絕色女帝緩緩開口:“朕以為衛將軍所言有理,馮將軍遭襲,真相不明,這個欽差還是要派的。”
承王一聽,臉色微變,剛欲再諫,卻被慕容婉抬手製止。
慕容婉接著說:“朕命韓老將軍為欽差,領五千人馬,速往靖邊關徹查此事。韓老將軍為人公正,朕相信必不會辜負朕的期望。”
韓呼邪出列領旨。
衛晨陽嘴角不易察覺地微微上揚,韓呼邪是統兵老將,又不像文官那樣精明和老謀深算。
他去靖邊關,可能看不到靖邊王的種種不臣之舉,靖邊王肯定也不會坐以待斃,暫時為了自保,興許就會撤回圍追馮婉秋的軍隊。
沒聽到赫連國和赤焰國結盟的訊息,靖邊王忌憚徵西軍,應該還不會撕破臉皮,殘害韓老將軍。
而這個時候,女帝也沒有足以吃掉靖邊王的實力,當然是不撕破臉皮、又能解馮婉秋之困是最好的。
承王暗暗咬著牙齒,陰鷙地看了擔架上的趙明澤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