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珏幾人一路漸行漸遠,馬車沿著蜿蜒的道路,緩緩向著北平的方向行去。這一趟賑災之行,於王珏而言,可謂收穫頗豐。他在與蝗災的艱苦對抗中,積累了無數寶貴的經驗,也贏得了蒲臺縣百姓的敬重與愛戴,此時離開,也算功成身退。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王珏心中尚有諸多想法,因各種條件限制,暫時無法付諸實踐。就比如那些他心心念唸的高產作物,玉米、番薯等,還未能在大明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王珏深知,如果大明能夠開始大面積地種植這些高產作物,那將會對整個國家產生翻天覆地的影響。糧食產量將得到極大的提高,官府和百姓手中都能擁有足夠的餘糧。如此一來,面對各種自然災害時,便能更加從容不迫。
而且,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當下單一的農耕作物結構,透過合理的種植規劃,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畢竟,不同的作物對災害的抵禦能力不同,多樣化的種植能增強整個農業體系的穩定性。
作為一名來自後世的化工人,王珏對山東這片土地有著別樣的情結。在他記憶中的那個時代,山東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化工大省,產業規模龐大得如同巍峨的山巒,企業數量眾多似繁星點點,產業鏈完備得如同一臺精密運轉的巨大機器,產品質量高、技術實力強更是聞名遐邇。
王珏前世很多關係親密的同行都是山東人,甚至連自己的老闆都是從山東走出來,前往東北創業打拼的。
可如今的大明,這片土地還絲毫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價值和潛力,仿若一顆蒙塵的明珠,亟待被擦拭乾淨,綻放光芒。 王珏坐在馬車裡,思緒如脫韁的野馬般馳騁天外,一個念頭突然在腦海中閃過:“要不要試著把自己的那些工坊開到山東呢?”
這裡勞動力充足,資源也較為豐富,如果能將後世的化工理念和技術引入,或許能帶動山東的發展,為這片土地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
馬車依舊在道路上不緊不慢地前行著,王珏在路上無事,便讓自己的兩個學生總結此次跟隨自己救災的收穫。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旅途的寧靜,一騎快馬如離弦之箭般飛馳而來,掀起一路煙塵。來人在馬車前猛地勒住韁繩,駿馬長嘶一聲,前蹄高高揚起,而後穩穩落地。來人迅速下馬,對著馬車行禮道:
“可是王珏王公子的車駕?”
王珏聞聲掀開車簾向外望去,只見一名官吏打扮的男子攔在車前,於是開口問道:
“正是在下,閣下尋我何事?”
來人抱拳行禮,身姿挺拔,禮數週全:
“在下奉陳壽陳大人之命,來請公子去濟南府一敘。尋至蒲臺縣時,得知大人已經動身回北平,所幸一路追趕,總算找到公子了!”
王珏心裡暗自思忖,自己將那些驅蝗滅蝗的方法完善之後已經交給陳壽了,怎麼又找上自己了?便開口問道:
“陳參政找我何事?”
“屬下亦不知,還請公子轉道去濟南府一趟!”
王珏默默點頭,心中雖有些疑惑,但擔心有什麼變故,於是開口說道:
“那就先去趟濟南府吧!”
等到了濟南府,王珏再次來到布政使司衙門。他上前向衙役報上姓名,求見陳壽。
那衙役聽到王珏的姓名時,臉上露出大為震驚的神色,顯然是沒有想到眼前這位想出諸多驅蝗滅蝗之策,讓陳大人心心念唸的王珏竟是如此年輕的一名少年。
他急忙開口道:“公子稍後,在下這就去稟告陳大人!”
片刻之後,陳壽隨著衙役快步走來。離著老遠,就面帶笑意,聲音洪亮地說道:
“本官在此等候多日,王珏你可算是來了!”
王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在下不會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