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這種落差感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把握住時機和落差的高度,那便能夠帶給聽眾更好的體驗。”
“這就好比是甜食盤之中放入一塊苦瓜,讓食客們在感覺到膩味之時可以咬上一口,起到解膩的作用。”
說完這番話,榮明便停了下來,他要留時間給慕容書去思考和消化他剛才說的話,讓他先整理好思緒。
這樣,慕容書才能夠很好的認知到自己所說出來來的每一個字的含義。
果不其然,慕容書在低頭沉思了之後,便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您所說的這話我都知曉,只是我不明白,我的編曲到底差在了何處,明明我感覺意思都差不多啊!”慕容書的語氣變得十分謙遜。
而他這樣的轉變,令得一旁的聽眾和戲人們都紛紛驚詫不已。
一個早已經出十多年,且名震全國的戲曲家,還是個十分高傲且性格乖張的戲曲家,居然虛心地面對著籍籍無名,而且還沒有師承的年輕人虛心請教。
這要是說出去,該是有多麼的駭人聽聞。
“你所製造的所謂“落差”與真正“落差感”相比,顯得太過於可疑和急促了。”
“就好比我方才所言的甜食一事,一個合格的落差,中間相隔會有一個停下吃甜食,然後去拿苦瓜的這個中間的過程,而正是這個中間的過程,能夠讓聽者們很好的去接受這個落差,也能夠很好的品味到這樣的落差感。”
“而你所營造的,就好像是直接往甜食之中塞了塊苦瓜,讓食客們正感受到甜之時,毫無徵兆地便突然感覺到無比苦澀,這樣的落差缺乏一個過渡,會讓聽眾感到不適。”
榮明的語速很慢,咬字卻無比清晰,能夠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能夠聽到且理解。
而眾人們在聽到榮明所述之事後,也是紛紛開始思考起來。
“好像是這樣,以前還沒有覺得多少感覺,只是感覺情緒變幻得有些突兀,我還以為這是慕容大師的專業編曲之法呢!”
“居然是這樣嗎?看來也並非只是我的見識短淺。”
就在聽眾們紛紛恍然大悟,明白原來真是編曲有問題之時,戲班的戲人們的臉上卻是神色複雜。
他們並不敢出聲議論,生怕時後會被慕容書穿小鞋。
雖然慕容書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但是人心難測,特別是像慕容書這樣的性格難以捉摸的人。
誰也不能夠保證慕容書因為在大庭廣眾下丟了面子,導致到了幕後之後遷怒於他們。
不過,他們的擔憂顯然都是無意義的。
因為慕容書非但沒有覺得絲毫羞愧和丟了顏面,反倒是一展眉頭,右手手背往左手上面一搭。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怪不得我說每次聽曲,總感到此曲有些瑕疵,但卻始終找不到那一點瑕疵究竟在何處,今日聽君一眼,我才如大夢初醒。”
“原來,一直以來的這一點瑕疵,就在這我引以為傲之處,真當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慕容書感慨道。
隨後,他看向榮明,眼神之中充滿著激動與熱切,彷彿是一位好學的學生一般,恭敬地朝榮明詢問:“請問大師如何稱呼?”
“大師不敢稱,我叫榮明,是北島郡榮家的長子。”榮明回答道。
他的話音剛落,在場的眾人紛紛開始猜測起了榮明的身份。
很快,便有人想起來了。
“北島郡榮家的榮明?難道是十年前當時的北島郡郡守的長子榮明?那個百年難得一見的絕世天才?”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向榮明。
顯然,對於那位傳聞之中的絕世天才,他們也只有在別人的話語之中聽到過隻言片語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