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作用,創造出電影的另一種形式系統——風格(style)。這兩組系統——風格和敘事/非敘事性形式——同時在電影的整體中互動影響。
風格模式對於任何電影都是很重要的。我們談的不只是單一影片的風格,同時也是導演的風格。例如,下文會提到《死囚越獄》(A Man Escaped)的聲音部分,我們認為羅伯特?布烈松(Robert Bresson)是一個特別重視聲音技巧的導演,討論此片時,就特別分析片中聲音與影像的關係。聲音的處理是布烈松個人風格的一個特徵。相同的,當我們討論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的《我們的好客之道》(Our Hospitality)時,就分析其全景鏡頭如何營造出具喜劇性的場面排程,而這是基頓在其他影片中也出現的手法。布烈松與基頓的電影都有明顯的風格,而藉著分析他們如何在整個電影系統中運用的特定技巧,我們會越加熟悉他們的風格。
再者,我們會提到集體風格(group style)——指一些導演的作品中共同出現的技巧。在本書第六部分,我們也會談到影史上其他重要的集體風格,如德國表現主義風格或蘇聯蒙太奇風格。
風格與電影導演
沒有一部影片會用盡所有我們討論過的技巧。首先,歷史環境就限制了電影工作者的選擇。例如,在1928年之前,大部分的導演並沒有使用同步錄音的機會。即使在今日,各種技巧的開發好像提供了更多選擇,但依然有所限制。今日的導演也用不到默片時代通用但目前已絕跡的整色性底片(orthochromatic film stock),儘管在很多方面,它優於目前的底片。同樣的,無須使用3D眼鏡就能欣賞立體電影的影像系統,到現在還沒發明出來。
第三部分 電影風格(6)
其次,即使在所有技術齊備的製片環境下,導演仍須面對該部電影所需技術的選擇。通常,導演會選擇一些特定的技巧,然後貫通全片。例如,他會特別用三點式布光法,或連續性剪輯法(continuity editing),或與劇情相關的聲音(diegetic sound)等技巧。雖然可能有部分技巧在全片中特別突顯,但基本上,某些特定技巧會貫穿全片。而影片的風格就是在這些技術的歷史條件限制,和深思熟慮之下選擇的結果。
導演也會蓄意選擇能顯示故事平行對應的技巧。基耶斯洛夫斯基(Krystyf Kieslowski)的攝影師索伯辛斯基(Piotr Sobocinsk)說,《紅》(Three Colors: Red)中設計了一個拍攝時裝秀的升降鏡頭,來讓人想起先前的運鏡——攝影機在書本掉到街上時向下降。同樣的,在《薩巴達傳》(Viva Zapata!)中,伊利亞?卡贊(Elia Kazan)將鏡頭推向薩巴達,他向前行,且不理會一群農民群眾正在跟著他。“那個鏡頭必須以推軌方式向他推近,因為我想拍下他的表情或面無表情。我們後來也用同樣推軌鏡頭來拍警長,因為他發現好像有事情發生了。重點是,我們希望以同樣的攝影機運動,來對比薩巴達與警長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具有強大的敘事對比(narrative contrasts)的電影,通常也會以鮮明的風格差異去強化它。導演雅克?塔蒂(Jacques Tati)在《我的舅舅》(Mon Oncle)中,以巴黎老社群的魅力,去對抗取而代之的荒蕪的新式建築。胡洛先生住在一個寧靜區域中的破落公寓,而他的姐姐、姐夫埃布林一家人,才剛搬進了一棟極現代的宅院,裡面充滿了各式各樣高科技的玩意兒,以及樣式別緻卻不舒適的傢俱。在胡洛先生的社群場景中,除非有重要的音效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