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5頁)

外商購買內地貨物出口,亦由其代購。甚至外國商人交納關稅、辦理交涉也必須透過行商作中介,不得和官府直接交往。這批行商的統稱就叫“十三行”。

廣州十三行:(3)

早在明代,在廣州就有較繁榮的以貢舶貿易為主的中外貿易集市,地點在今天廣州荔灣區十八甫路一帶,當時這裡是珠江岸邊,居住在澳門的外國人帶著貨物乘船在這裡登岸與中國牙行商行開展貿易。明朝政府專門建驛站供外國貢使和商人居住的貿易,稱為“懷遠驛”,有房屋120間。現今十八甫路還有一條名為懷遠驛的街。

康熙帝決定開海貿易之後,原來接待外國貢使的懷遠驛是不能接待外國商人的,按照清禮部貢典,歐洲商人在禮部貢典無名,又無金葉文書,不能用官方形式接待,只能投居洋行商人的行棧或租行棧等。於是,廣州的洋行商人紛紛在廣州城西的珠江邊被稱為“十三行”的地方建房屋,租與外國人居停貿易。外國商人稱這為“商館”,中國人稱之為“夷館”。商館朝南而建,由東至西面江排列。遺址在今天廣州文化公園及十三行路一帶的街區。

據英國傳教士馬禮遜1832年的記載夷館從東至西排列的,為:小溪行(或稱怡和行)、荷蘭行(或稱集義行)、英國行(或稱寶和行)、周同行(或稱豐泰行)、老英行(或稱隆順行)、瑞典行(或稱瑞行)、帝國行(或稱孖鷹行)、寶順行、美洲行(或稱廣元行)、明官行(或稱中和行)、法蘭西行、西班牙行、丹麥行(或稱興行)。

(三)

開中外貿易最早的數葡萄牙人的海盜式貿易。從16世紀開始,歐洲開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瘋狂追求財富積累使他們試圖叩響東方的大門,進行海盜式的經濟貿易,並同時進行殖民擴張。嘉德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首先到廣東屯門海面,藉口船隻遇風浪破裂,海水浸溼了貨物,借澳門晾曬;萬曆五年(1577年),又買通澳門守將王綽,代為和明朝政府請求,以每年515兩銀租借了澳門為居住區。從此,葡萄牙人一直佔據澳門,並開展對中國貿易。

法國早期對華關係主要在宗教方面,明末清初已有法國傳教士踏足中國。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路易十四委派“安緋得裡底號”船主洛克為使者,及一批耶穌會傳教士隨同白晉乘“安緋得裡底號”來華。翌年初航抵穗,開始了對中國貿易。為了歡迎法國商船員及路易十四的使者。粵海關對法船應納的關稅予以豁免,以示優待,並允許法國人於廣州設立商館。

英國人對廣東貿易的夢想,始於17世紀30年代明朝末期,當時葡萄牙開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荷蘭和英國。康熙所準四口通商之後,英國商人開初主要是在廈門進行貿易。因廣東有葡萄牙人阻撓,再則廣東關稅高,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在廈門發生了英船“安尼號”與中國水師發生武裝衝突事件之後,英國與印度公司下令所有駛往中國的船隻轉入廣東口岸貿易。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英艦“蘇姍娜號”大班與粵海關監督商定了六條大大有利於英國貿易的優惠條例之後,廣州貿易日超繁盛,當年就有外國船20艘到廣州貿易。這一年,英國商人在廣州十三行正式開設商館,作為對華活動的基地。而後100多年間,廣東十三行的中英貿易一直佔據著中外貿易的主要地位。

荷蘭是西方進入資本主義的最早國家之一。對外擴張也很早,但開初因葡萄牙人的阻撓,一直只能在南洋一帶進行貿易活動,但一直未能取得在廣州貿易的資格,就是在清初突高齒使團到廣州後,也只能是獲得“八年一貢”的貿易許可。因康熙十七年(1678年),荷蘭人因曾支援清軍收復臺灣有功,到了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帝開海貿易之後,不忘舊情,荷蘭成為優先允許與

最新小說: nba最強球星詹姆斯哈登 夏日狂響曲 開局零幸運值?別慌我有任意門 雙城之戰:第九議員 校花別撩我,我只想打籃球! 網遊之獨步逍遙 絕世唐門之力挽狂瀾 玩三國志戰略版,分幣不充 神話再臨:我獲得了燭龍血脈 都重生了,還讓我從頭開始 一天不打仗朕就渾身難受 NBA:穿越神醫變教練帶飛姚明 鬥羅:日月雨浩,不做唐三女婿 學生議事錄 讓你當王者陪玩,竟把校花泡了? 縱橫率土從獲得神豪系統開始 網遊之劍界 鬥羅之霍雨浩知道了劇情 木葉:來自宇智波的靈魂之王 鬼滅:開局抽到了流刃若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