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後來,這裡成為人們紀念拜思之處,建起了包公祠。祠堂裡“正氣長存、清風還在”的八個大字,與高大肅穆的包公塑像一道,至今仍然震懾一方。
城外的包公祠則更是寄託著一則傳奇故事。傳說1042年包拯3年任滿離開肇慶時,船出羚羊峽,突然波浪翻騰,狂風驟起。包公頓感蹺蹊,立即查問手下人。原來是端州硯工為了表達他們對包公體恤民情的敬仰,託人送來了一方用黃布裹著的端硯。手下人見並非金銀珠寶便收入囊中,包公卻堅辭不允,立即取出端硯拋到江中,這才風平浪靜。後來,包公擲硯處便隆起了一塊陸洲,這就是硯洲島。
包硯的那塊黃布,順流而下,在不遠處的西江邊形成了一片黃色的沙灘,這就是現在“黃布沙”。當地人根據此傳說,在硯洲島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至今猶存,且香火不斷。
今天的肇慶城中路上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紅色門樓,始建於北宋,稱“御書樓”,明代復建改稱“麗譙樓”。從“麗譙樓”後到宋城牆披雲樓的樓百米範圍,就是當年包拯辦公起居的府衙舊址。當年,包公曾在府衙壁上寫下《書端州郡齋堂壁》一詩,成為後世解讀包公為官之道最重要的出處……“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如今,包公府衙已被建為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在醫院的單車棚還可以找到原府衙邊井口被封的另一口包公井。
在肇慶有個風俗,那就是過年要吃裹蒸。就像北方人要吃餃子一樣,在年夜飯的餐桌上必不可少。裹蒸的形狀類似於端午節的粽子,但卻是用冬葉包裹著糯米、綠豆、肥肉製成的。為了紀念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先人們創造出了粽子。而在肇慶,裹蒸的由來據說與包公密切相關。
包拯因為政績突出被調往京城,即將離開端州前去赴任了。聽到這個訊息,當地老百姓依依不捨紛紛前來送行。感念包拯一心為民、鐵面無私,在端州做了這麼多的實事好事,百姓們用家中最珍貴的糧食……糯米、綠豆加上過節才能吃到的豬肉,製作了一種形狀好像鐵拳的食物,讓包拯帶著路上吃,這就是裹蒸。人們說,這裹蒸就像包公的鐵拳。
一個小小的裹蒸,寄託著端州百姓無盡的思念。包公走了,但千百年來這份思念卻延綿不絕、難割難捨。
包拯不但生前兩袖清風,清名一世,而且他也要求他的子孫跟他一樣,把清正之風一代一代傳下去!他在遺囑中留給子孫這樣的告誡: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髒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沒之後,不得葬於大瑩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
意為包氏子孫要與他一樣保持清廉公正為民請命。哪一個貪濫了,則生不能入包家門,死不能入包家祠!這份遺囑被刻成石碑,嵌在家中堂屋東壁上,成為著名的“家訓碑”。
難得呵,我們的包拯大人!
廣東人眼中的蘇東坡:(1)
為嶺南文化“點睛”
蘇東坡先生不幸,被貶至古昔蠻荒之地的嶺南;而廣東有幸,大文豪蘇東坡先生謫居廣東七年,為嶺南文化“點睛”。
北宋文壇領袖蘇東坡,宋仁宗曾暗地裡圈定為“宰相”人選,官至兵部尚書。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至廣東英德縣任知事,途中又受命流放惠州,在惠州二年餘,又被再次流放到海南島儋州。其弟蘇轍此時被貶在廣東雷州,兩地隔著海峽,正如蘇軾自我解嘲曰:“莫嫌瓊雷隔雲海,聖恩尚許遙相望。”
蘇東坡先生晚年仕途沉落低谷,而文學創作卻進入一個成熟輝煌的時期。蘇軾一生留下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以及卷帙浩繁的散文。是我國作品數量最大、質量最優的作家之一,他在書法、繪畫、飲食、醫藥、神學等方面也有極其豐碩的建樹。
蘇東坡臨終前貶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