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開始重新審視已經掌握的資料,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新的線索。
“陳師傅,您看這份檔案裡提到的一個專案,會不會和這個簽名有關?”李德旺突然指著一份檔案說道。
陳師傅接過檔案,仔細閱讀起來:“有可能,我們順著這個專案查檢視。”
他們又開始查閱與這個專案相關的所有資料,然而,依然沒有找到關於簽名的有用資訊。
“這可怎麼辦?感覺我們陷入了死衚衕。”李德旺有些沮喪地說道。
陳師傅安慰他:“彆著急,小李。我們再想想,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詢問方式有問題,讓他們產生了警惕?”
李德旺皺著眉頭,雙手不停地揉著太陽穴,“陳師傅,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總不能就這樣放棄吧。”
陳師傅沉思片刻,緩緩說道:“要不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從簽名者的日常工作關係入手,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蛛絲馬跡。”
李德旺眼睛一亮,“陳師傅,您說得對,也許能從這方面找到突破口。”
於是,他們開始調查簽名者的工作夥伴和日常接觸的人員。這又是一項繁瑣而艱鉅的任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他們逐一詢問簽名者的同事,希望能從他們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可是,大部分人都對他們的問題避而不談,或者只是敷衍幾句。
“真是奇怪,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配合我們呢?”李德旺感到十分困惑。
陳師傅嘆口氣說:“可能他們也有自己的顧慮,害怕惹上麻煩。”
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沒有放棄。在一次詢問中,一位與簽名者關係較好的同事在猶豫再三後,終於透露了一點訊息。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具體情況。但是有一次,我聽到他和另一個部門的人在爭吵,好像是關於這個專案的。”
李德旺急忙問道:“您還記得是哪個部門的人嗎?”
同事搖搖頭,“這我就不知道了,當時我也是偶然聽到的。”
雖然這只是一個模糊的線索,但對於陷入困境的他們來說,已經是一絲希望。
李德旺和陳師傅開始排查與這個專案有關的其他部門,一個一個地去了解情況。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阻礙。有的部門負責人故意刁難,有的則以各種藉口拒絕提供資訊。
“陳師傅,我覺得這背後的問題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複雜。”李德旺的心情愈發沉重。
陳師傅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李,越是這樣,越說明我們接近真相了。”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終於鎖定了一個可疑的部門。當他們前去詢問時,該部門的工作人員顯得異常緊張。
“你們問這些幹什麼?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李德旺耐心地解釋道:“我們只是想了解一下情況,這對解決問題很重要。”
工作人員互相對視了一眼,依然閉口不言。
李德旺和陳師傅無奈地離開了那個部門,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回到辦公室後,他們繼續分析已有的線索。
“陳師傅,我總覺得那個部門有問題,他們的反應太不正常了。”李德旺說道。
陳師傅點點頭,“我也有同感,但是我們沒有直接的證據。”
就在他們苦思冥想的時候,李德旺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
“陳師傅,我們能不能從這個部門的工作流程入手,看看有沒有什麼漏洞或者不合規的地方?”
陳師傅眼睛一亮,“這倒是個辦法,值得一試。”
他們開始收集這個部門的工作流程資料,仔細地研究每一個環節。經過幾天的努力,他們發現了一些可疑的地方。
“陳師傅,您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