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住著的,誰不知道馬老家境算是殷實的?他女兒是京城大學的助教,兒子是做生意的,家裡算不上大富,也是家有餘慶。也就他明知是假還買回去練眼力,換做在場的任何人,買個百八十的物件回去,都要被兒女說的。
“您老爺子還真想入手?嘿嘿,有意思!”攤主樂了,彷彿也沒遇見過明知是假還想入手的主兒。但這攤主看起來卻是個精明人,先把馬老爺子打量了一眼,然後便笑了,“老爺子,那咱倆拉拉手吧?”
周圍的老人都是一愣。
“拉手?這物件是假的,還用拉手?”馬老爺子都樂了。
拉手議價是古玩的行規,買賣雙方靠著袖子遮掩來以手勢論價,這主要是為了不讓周圍的人看見買下的價碼。這麼做,一來是為了保護買家,不讓一些人因為買家有錢而盯梢;二來是為了保護賣家,不讓一些從旁看了覺得物件不值那麼多錢的人插嘴,從而使買家後悔,到手的買賣黃了。
但這行規大多用於真品的交易,且是大額交易。而這金錯刀攤主都說是假的,那必然是不值什麼錢,何必拉手論價?
見攤主堅持,馬老爺子也沒多想,便同意了。他巴不得把這枚金錯刀早點撿漏到手,反正攤主自己都認為是假的,他還能要高價不成?
眼下是夏天,來散步的老人們穿著長衫的運動裝,但攤主卻是穿著短袖,但他身上帶著布。一塊藏青的布罩下來,誰也看不請兩人在底下是怎樣的討價還價,但青天白日的,卻能看見馬老的臉色,變了!
震驚地收回手,馬老不可思議地看向攤主,“小哥兒,你這不是訛我麼!”
周圍的老人們看看馬老,再看看攤主,心裡著急——到底是論了個什麼價兒?
“老爺子,您這話我可不愛聽啊。”攤主不樂意了,吊兒郎當地耷拉著眼皮子,撇嘴,“您老也是老藏友了,咱古玩這一行有沒有訛人這一說,您老還不清楚?這都是你情我願的事兒,我明擺著告訴您老這是西貝貨,您老就想入手枚西貝貨,那咱們就論論價碼兒!我出我想要的價,您老覺得能接受,咱就成交。覺得接受不了,咱就不做這買賣。這都是明買明賣的事兒,怎麼就訛您老了?”
馬老被這一番話說得無話反駁,但一想到這攤主開口的價碼,還是忍不住拔高了嗓音,義正言辭道:“好好!就當我用錯詞。可是,小夥子,你要這價碼可不厚道!你讓大家評評理,你明知這是西貝貨,還要我五萬塊?這不是獅子大開口麼?”
“什麼?五萬?”周圍老人嘩地一聲,全都有點懵,無一例外地懷疑自己耳朵出了毛病。
“五萬?這種模子翻鑄做舊的物件,五十塊錢都嫌貴吧?”有老人撇撇嘴。
剛才那枚光緒通寶的真品,五千五百塊錢,老人們都覺得貴,不捨得買了。更何況買枚假的刀幣,張口就要五萬?
這的確是獅子大開口了。
“小夥子,你是看著馬老想入手,就趁機敲一筆吧?剛才看你這年輕人還挺實誠的,怎麼轉臉就坑起老人來了呢?你這可不厚道啊。”旁邊一位老人頓時想明白了攤主要高價的原因,開口指責。
“老爺子,您這話不帶這麼說的。古玩這行當,贗品遍地,舊仿的也有值得收藏的。關鍵就看買家看不看得上眼!就算是真品,遇不上想收藏的藏家,那它就是冷門,除了那咱不懂的歷史研究價值,賣不出大洋去,在咱眼裡就一文不值!但是如果遇上想收藏的藏家,即便是贗品,它也身價倍增!古玩就是這麼個行當,您幾位都是退了休的老爺子了,潘家園沒少閒逛吧?這點行內事兒還不懂?”
攤主嘁了一聲,看了眼馬老爺子,“這位老爺子想入手,我憑什麼不賣高價?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憑著有錢賺為什麼不賺?他老人家能接受得了,我就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