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3/4頁)

人”?我們淨宗講極樂世界“諸上善人”,這個“上善之人”就是“極善之人”。那一類的人是“上善之人”呢?能夠改過的人就是“上善之人”。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天天都反省、改過,一直到沒有過可改了,那是成佛了。

等覺菩薩還有過失,什麼過失?一品生相無明沒斷,就是他的毛病,就是他的過失,他還要改過自新。由此可知,等覺菩薩還要改過,何況我們!我們看到這裡應該覺悟了,修行,修什麼?就是改過。從現在起發心改過,一直到等覺菩薩還是改過,過失都沒有了,就成佛了。有過失就不能成佛,所以菩薩叫“覺有情”,菩薩是有情眾生,不過他覺悟。覺悟,就是知過能改。我們凡夫有情不覺,不覺就是不知過、不會改,認為自己樣樣都是對的。想想自己有沒有毛病?想了半天,一個毛病都沒有。所以常說凡夫沒有毛病,菩薩毛病很多。菩薩常常檢點,知道自己毛病很多,不斷在改,三大阿僧祇劫都還沒改完。你想想看,這毛病多少?凡夫居然沒毛病,這怎麼得了!就是什麼叫做“覺”,什麼叫做“不覺”。知道自己一身毛病——這是覺悟的人,就是我們佛家講的菩薩;不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就是佛家講的凡夫。這很好懂,菩薩不是神,菩薩是一個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常常改過自新的人,意思是覺悟的有情眾生。

如果我們能更進一步,不但改過自新,又能發阿彌陀佛之願,即是改造命運最殊勝的方法。我們天天念《無量壽經》,把《無量壽經》念得很熟,這只是初步功夫。第二步功夫就拿《無量壽經》當作一面鏡子,每念一遍就是照一次,照一次就是對照一下,去尋找自己的毛病。我們照鏡子曉得那個地方髒了,趕快把它洗淨,洗淨就是修正。心裡面骯髒不能覺悟,要讀經,經典是一面鏡子,這個鏡子照一照,知道我們心裡那些地方有毛病,趕緊把它改過來。所以第一步是念熟,第二步是依教奉行,就是依照《無量壽經》來修行。

修行第一要“發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仔細想想我們有沒有?我們要把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願心,咱們跟阿彌陀佛是同心同願,真正的同志。同願、同志就是一個人,換句話說,你也變成了阿彌陀佛的化身。所以阿彌陀佛是榜樣,我們要照這個樣子來塑造自己,把自己改變成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心一樣、願一樣。你想想,你怎麼不能往生?決定往生!心願相同。然後言阿彌陀佛之言。言語相同了。平常處事、待人、接物,念念不忘阿彌陀佛,念念不忘勸人念阿彌陀佛,這就是言阿彌陀佛之言,行阿彌陀佛之行。

我們的身、語、意三業都像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就是阿彌陀佛乘願再來。這比‘義理再生之身’高明得多,這是即身成佛,成了阿彌陀佛了。把我們凡夫身搖身一變,成了阿彌陀佛再來。本來我們是業報身來投胎的,現在一變,變成了阿彌陀佛乘願再來,這是改造命運最殊勝、最上乘的改法。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數。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

其實這裡面的重點是講妄念——妄想執著。身與數實在講不相干,真正有關係的是心。身是受心的影響,主要的是心地。凡夫的心地,總而言之——自私自利。這是凡夫心,一定墮在數量裡。如果拿佛法來講,若用意識心,亦決定墮落在數量裡,也就是用八識,八識是有為法。佛菩薩為什麼能超越?因為他轉八識成四智,他不用八識,所以不落在數里面。

‘義理之身’,自己覺悟之後,用的是覺心。前面‘血肉之身’用的是迷情,如果用的是覺智,‘豈不能格天’!

尤注說:“精誠所至,金石為裂,此至誠所以格天也。”這有一個典故。漢朝名將李廣,有一次行軍時,路邊草很深,草裡面有一塊大石頭,他看錯了,以為是一隻老虎。他拔弓箭射它,用的力很猛,箭射去插得很深。下馬一看是一塊石

最新小說: 兒童故事三百篇 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 NBA:浪子老闆,打造紫金十冠 聖經千問 網遊:垃圾天賦超神技 從火影開始旅行 山海經之災厄將至 快穿:戲精大佬又去拯救男主啦 報恩?我看你是想以身相許! 綜漫之亞刻奧特曼 開局木筏:靠萬倍增幅征服世界 觸靈偵探事務所 壞傢伙他只想撈錢! 全民穿越:死靈法師的崛起 幻界風雲錄 JOJO:命運,真的如此牢固嗎 融合世界後李蓮花的各種可能 榮總輕點騙,葉少要心疼 門面居然跟全能隊長是真情侶 網遊之我專精保命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