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英身邊時,皆是眼色冰寒,不少人更是連連冷哼。
“若羌人當真因此事生出怨恨,涼州難保矣!”
成公英心中無力一嘆,搖頭而去。
是夜,文軍斥候見有大軍趕入平襄,後又有羌兵退去城外山頭屯寨,趕來稟告文翰。文翰一聽,刀目剎時一亮,同時間李優深邃的鷹目聚光,與文翰相視,兩人似乎都想到一起去了,同時大笑。
“主公,此乃喜訊!羌兵遙途趕來,必然疲憊,此時又急立營寨,寨棚難以盡布,眼下正是襲擊羌營的大好時機!”
李優灑然一笑,文翰亦有此意,不過隨即想起某人,眉頭一皺。
“成公英才智超凡,只怕襲營之計,會遭他看破,反而落敗。”
李優聽後,非但沒有緊張,反而嘴角咧得更開,笑容更勝。
“既是如此,我等何不計中算計,在其救援胡賊的路上,四散伏兵,若西涼真派援軍,一過此路,炮聲一響,伏兵盡起,定能殺其個片甲不留!再者同時,那邊兵馬襲營完畢,趕來此處夾擊,豈有不大獲全勝之理!”
“哈哈!忠文此計大妙,有你坐鎮於此,我大可安枕無憂矣!”
文翰拍掌稱好,當下先依李優之計,派趙雲、胡車兒領八千軍士隨李優而去,安置埋伏。到了夜裡二更,文翰和關羽各率兩部人馬,各部皆為六千騎兵,往平襄城外十里羌營趕去。至於張遼則率剩餘兵馬據守大營。
文軍因李優到來,連番佈局,皆是妙不可言。反之在西涼那方,在數個時辰前,馬超將兵士安置完畢,正於城內府衙歇息,忽然兵士來報,成公英求見。
馬超連日奔波勞碌,身疲氣躁,想這成公英定又是來為羌人安置之事糾纏,並不相見。此時在馬超身旁的馬岱卻是相勸,言先前先鋒部隊戰況多有失利,後皆因成公英連施妙計,才得以眼下大好戰局,勸馬超再聽一席,也是無妨。
馬超聽從,喚成公英來見。成公英剛進大殿,見馬超略有不喜,當下臉色便是一凝,向馬超先畢恭畢敬地施落一禮。馬超於此臉色稍微好轉,沉聲問道。
“軍師何事來見?”
“馬將軍,羌人正在趕建營寨,一時間寨棚難以趕造,其又多日勞碌,若遇文軍襲營,後果不堪設想。還望將軍多派斥候於羌營附近一帶,密切勘察,若有動靜,必是襲營。”
成公英慎重而道,馬超一聽,亦覺有理,便是依從,喚馬岱下去安排。馬岱離開後,成公英臉色一斂,又再進諫。
“安寨之事,羌人定然有不少怨氣。此時兵士皆以安置定落,敵軍虎視眈眈,不可貿然再動。將軍何不贈予羌人好肉好酒,犒勞一番,以免羌人兵怨。”
馬超一聽,頓時眉頭又是皺了起來,厲聲喝道。
“不可!眼下糧草拮据,我西涼兒郎每日三餐尚是少肉,豈有多餘好肉給予羌人!軍師,你連連討好那羌人,可不知自家兄弟亦非好過!!”
“將軍我!!”
“夠了!我倦了,你退下吧!”
成公英正欲再諫,馬超一擺手,怒氣騰騰,起身往殿內就走。成公英臉色落寞,無奈而退。
話說,馬岱吩咐兵士趕去打探,被吩咐兵士原有三部,但那些西涼兵士一聽是有關羌人之事,皆不上心,又因多日作戰,身有疲憊,加之此時季節快是入冬,外面天寒地凍,兵士更無鬥志。三部將領抓鬮,一將抓中,情不甘地領軍而去。那將領和隊中兵士皆無心去探,於是趕到一處暖和地方,歇息取暖,不顧軍務。
到了夜裡二更,寒風索索,孤寂的大地上忽響起了無數馬蹄之聲。那隊西涼兵士多已入睡,那驀然暴起連連馬蹄聲,頓時將他們驚醒。一個兵士急急上馬去探,見兩部騎軍分兩路往山上羌營疾奔而去,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