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飛彈,知馬岱趕來助戰,連忙縱馬前衝。張遼見龐德、馬岱一左一右殺來,虎目驚暴神光,竟然縱馬迎去。眼見張遼霎時衝至,更是先發制人,方天畫戟一起,就往馬岱咽喉刺去。龐德暴吼一聲,提刀擋住,馬岱極有默契,趁機揮刀往張遼胸口就砍。張遼見狀,欲要收戟去擋,哪知龐德猝然發力,暴力壓住方天畫戟。馬岱寶刀將要砍至,張遼急忙驅身一避,寶刀在張遼鎧甲上砍過一條火痕。
張遼嚇了一跳,若非剛才避得及時,只怕自己的胸口已被馬岱砍成兩半。張遼不敢繼續逞匹夫之勇,驟力掃起方天畫戟,與龐德、馬岱戰了五合,盪開陣腳倏然逃去。
龐德緊追而去,馬岱則令大軍速速掩殺。近六萬西涼大軍如同巨大浪濤傾覆撲來,張遼趕回陣中,見西涼軍勢大,令軍急退。還好張遼軍中兵士訓練有素,雖時勢火急,但卻仍能保持陣型不亂。六萬西涼大軍壓盡天地,狂衝殺來,逃在最後的張遼軍兵士,在張遼的喝令下卸甲棄兵,追在前頭的西涼兵士,見而哄搶。西涼軍因而變得凌亂,張遼軍速而逃去,只是折了數百人馬。
龐德見張遼軍兵士臨危不亂,撤而有序。反之自軍兵士,因一兵甲小物,棄敵去搶,如同山匪賊子,氣得喝罵不止。數個西涼將士更被龐德嚴厲懲罰。
西涼軍一直追殺張遼軍至其營寨,張遼不敢回營,退回平襄城,令兵士嚴加守備,提防西涼軍攻城。
龐德見軍士疲憊,奪了張遼營寨,先令軍士歇息。到了次日,龐德、馬岱率大軍圍攻,平襄城地勢險要,又是經往涼州腹地的重要關口,因而馬騰連番加固平縣城。平襄城郭堅固,壕塹險深,急切攻打不下。六萬西涼軍一連圍了十日,不能攻破。
馬岱唯恐文翰大軍趕至平襄接應,趕來與龐德商議。龐德看了平襄多日,此時正好心中有計。馬岱正好一問,龐德便是答之。
“平襄城中土硬水鹼,甚不堪食,更兼無柴。今圍十日,軍民饑荒。不如暫且收軍,只須如此如此,平襄城唾手可得。”
馬岱一聽,眼睛一亮,喜呼道。
“龐將軍,此計大妙!末將這就趕去吩咐。”
馬岱喜而退帳,即時差‘令’字旗傳與軍中各部,儘教退軍,龐德親自斷後。各部軍馬漸漸退去。張遼次日登城看時,見西涼軍皆退了,臉即生一疑色。隨後張遼令人哨探,果然遠去,方才放心。
後又與部將報之張遼,言城內軍民多日未有飲水,亦無柴火燒飯,饑荒逼迫,望張遼開城救急。這部將如此一提,張遼下意識地就要下令開啟城門。
但忽然間,張遼神色一凝,彷彿想到了什麼。
若是開啟城門,軍民餓了十日,必趕出城門,到時人口複雜,若那龐令明派一部隊混入軍民之內,守城兵士豈能發覺!
張遼心中一緊,腦念電轉,思慮一陣後,想出了對策,朗然笑道。
“哈哈。未想到匹夫腹中亦有計謀。竟是如此,我不妨將計就計!”
張遼縱令軍民出城打柴取水,大開城門,放人出入。至第五日,斥候急報西涼大軍又到,軍民競奔入城,張遼仍復閉城堅守。
當夜約近三更,西邊城門,一撥人馬忽然湧出,他們在城下堆積稻草乾柴,正欲生火時,忽然四邊亮起無數火光。
“果然如張將軍所料,這城內當真混入了西涼賊!各兵士聽令,亂箭射之!!!”
突兀間,一聲冷笑聲起,那撥人馬一聽當即大亂,四處轟逃。只是他們拔腿剛跑,四處迸發起無數弓弦震dang聲,萬箭齊發,剎時將這撥人馬殺死大半。人馬之內,馬岱正混於其中,他與幾個大漢,一面躲避箭雨,一面趕去城門。一員文將發覺,連忙帶一隊人馬去截。
馬岱心急如焚,怒氣暴湧,如一頭被逼入死路的雄獅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