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看了一眼李綱,然後對著皇帝行禮,大聲地說道。
“參知政事王密,勾結明教,禍亂朝綱,現在已經被皇城司押入大牢中。”
聽到這句話,朝上的眾臣紛紛的議論紛紛,互相交頭接耳。
既然是參與了明教的活動,為什麼王密竟然不在那十三個人的名單之上,還要單獨抓捕。
李綱有些不明白,繼續追問道。
“高大人是否可以說明白一些,王密究竟涉及哪些方面,畢竟王密是參政知事。”
高俅連忙向官家望了一下,只見趙元緩緩的點了一下頭。
“明教有人交代,王密乃是明教的彌勒轉世,是明教中的二號人物。”
聽聞此言,整個朝堂鴉雀無聲,李綱手中的象牙笏板忽然往左偏了三寸,顯然內心受到了不小的震動。
其中,後排的御史中丞歐陽澈,立即立刻攥緊袖中彈章,暗暗的檫了一下頭上的冷汗,幸虧沒有邁出那一步。
他是準備彈劾皇城司的指揮使高俅,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擅自抓朝中的高官,搞得人心惶惶。
御史就是幹這個的,連皇上他們也不會放過,但是今天這個罪名,打死他是不敢彈劾了。
要知道,這個事在朝堂之上,如果沒有確實的證據,高俅肯定不敢這麼說話,畢竟王密也是朝中的高官。
這個罪名可以說的上是謀反了,這可是死罪,雖然高俅十分的目中無人,但是在業務能力上面,確實是可圈可點。
朝堂上面頓時陷入了尷尬的沉默,李綱也是默默的回到了朝班中,好像從來沒有問過這件事一樣。
朝堂之上,再也沒有人說話,安靜掉到地上一根針也能聽得見。
趙元看了一眼堂下的眾臣,緩緩的說道。
“既然大家都沒有其他的事情,那我說一件事。”
“朕要打造水師衙門,準備撥款二千萬兩,打造炮艦四十艘。”
滿朝的文武聽到趙元的話,有點不太理解,現在大宋的水師可以說是已經天下無敵了。
幹嘛還要造戰船,聽官家的意思,還要造炮艦。
現在朝中的重臣,已經都見識過陳規造的大炮,都是驚為天人,現在也是對大宋的軍力有了充分的信心。
最起碼現在自保是夠了,而且金人再次南下,各個城池的守將,也不會不戰而降。
看著滿朝文武十分冷淡的表現,趙元沒有在意繼續說道。
“朕要打造大宋的海軍,還缺一個海軍的總指揮使,大家為朕推薦一下,朕來參考一下。”
趙元的話音剛剛的落下,眾大臣一臉的無奈,我們沒有說話就代表,我們不是很同意。
你怎麼現在還開始自編自導起來了,那你還問我們幹什麼。
。。。。。。
結果,雖然大家都在積極的出謀劃策,但是當日還是沒有決定下來,不過趙元也不是很著急,畢竟造船還是需要時間的。
至於,明教趙元沒有再多問,現在的明教對於大宋來說,只是未雨綢繆,現在的明教還有像在元朝那樣蓬勃發展。
現在打掉他,只是為了防患於未然。
那些與明教串通一氣的朝廷官員,趙元也沒有再過問,畢竟這些官員從皇城司的手中轉到刑部的手中,他們應該感激自己。
明教一案實際上是趙元,對那些敢動手計程車族的一次徹底的大清洗,畢竟殺貪官還需要證據。
而對於謀反來說,只要提供名單就行了。
這次的明教案,殺得這些江南計程車族是心驚膽戰。
牽連範圍之廣,是自大宋開朝以來,前所未有的力度,皇帝一怒,血流成河。
已經封鎖幾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