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螢幕上·充斥著整個螢幕的,只有大片的藍天。
反饋回後的尾部攝像機拍到的模擬畫面,則是看到運載火箭和捆綁式輔助火箭噴射出的火焰和濃煙帶來的強勁推動力,將太空俊送上天后,地面越離越遠,地上的物體也越來越小。
地球的引力總是不甘心於讓任何物體輕易脫離自己的引力圈,戰鬥機可以輕易的升入天空·自由的飛翔·但並不代表它可以脫離出大氣圈外,這並不是無限往上飛就可以辦到的,這需要強大無力的力量才可
林默他們已經感受到了太空服上傳遞過來的過載,這跟戰鬥機飛行員遇到的過載完全是兩樣的體驗,強大而狂暴的壓力幾乎覆蓋到自己身上的每一個部位·哪怕頭髮絲也不放過,更別提動動手指。
駕駛艙內的座椅完全將航天員嵌入進去,非常舒適柔軟,能夠進一步抵消過載力,讓航天員擁有足夠的體力進入外太空。
在過載訓練時的G量是超過實際情況的,這樣可以獲得更大的過載耐受性·冗餘度對於神秘莫測的外太空環境是必需的。
若是換成普通平民,恐怕連一分鐘都堅持不下來。
想吃上太空飯,並不容易,入選航天員後的人還要繼續接受更高強度的訓練,才能真正適應航天飛行。
在擺脫地球束縛的過程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並不是直線飛離地球,而是按拋物線飛行·每秒鐘79公里(相當於23倍音速)的最大環繞速度,又稱為第一宇宙速度。
如此強大的推進力才能使航天器逐漸接近這樣的第一宇宙速度,真正的脫離地球引力範圍,進入外太空。
航天器的速度會越來越快,透過多級點火·逐步達到第一宇宙速度,不過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除了考慮到航天員和裝置的承受能力外,因為在包括電離層在內的近地大氣層內,由於“熱障”效應·超過6倍音速時,飛行器頂端積聚的溫度就會突破1480攝氏度,甚至可超過電離層的溫度。
若是在電離層以下強行達到10倍音速以上的速度,恐怕第一時間就會化做飛灰,無論什麼樣的耐高溫材料都不行,這個速度所產生的溫度甚至都能夠讓流星燃燒殆盡,更何況人類的航天器。
而攜帶航天器的運載火箭真正進入高速階段的距離是在距離地球表面500公里至1000公里的散逸層。
常規地空導彈和空對空導彈什麼的,跟太空梭發射比起來,那簡直是弱爆了,根本沒法兒比,也就是戰略級洲際導彈還能得的一拼,其他的根本連追都追不上。
這種強大的速度和峰值過載壓力,對於 航天員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由於空氣極度稀薄,地心吸引鞭長莫及,因此航天器更容易達到驚人的高速。
至於在失重環境的外太空環境下,沒有引力,沒有阻力,更沒有摩擦力,連放個屁都是超音速的,隨手丟個什麼東西出去,射程絕對比導彈還遠,甚至一個平民都可以徒手摧毀現今人類任何一個外太空造
衛星、空間站、太空梭、空天戰鬥機神馬的,統統一磚頭撂倒。
在這種特殊環境下,速度成為了第一致命要素。
10分鐘彷彿要解體一般的強烈震盪,緊接著猛地一輕,螢幕上顯現出來的天空顏色由淺藍變成天藍,天藍變成墨藍,極遠盡處隱隱呈現出黑色的無盡星空。
“現在開始準備進入同步軌道!主引擎點火完畢!”林默耳邊一直傳來副機長王學軍的聲音。
1號與2號的組合,也是訓練中心想看看兩個最優秀的飛行員搭檔,會是個什麼樣的表現。
負責導航的5號賴耀武和負責通訊18號孟藝南的聲音,與地面模擬通訊結點保持著聯絡,相互間的對話聲不斷。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