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時間以後兩個村子立刻做出安排,村集體所屬的果樹從村裡找人從事採摘和搬運的工作,並由村委會支付工錢,農戶自己的果樹自行採摘裝車時過秤做記錄。
李村長還讓姜川載著他去鎮上的銀行開了一個賬戶,作為結款專用賬戶。以後每次結賬以後,村民的那一部分會直接發放到他們手裡,剩下的存在這個賬上作為村子的專項資金使用。例如給工人發工錢以後村子修路買船等等,專款專用每一筆每一分的出入都要記錄在案,同樣的南山村類似的賬戶前段時間已經啟用。
姜川還順便買了個頭燈,摘菜的時候可能用不上,抓知了猴的時候肯定好用。在百貨商店的時候還看到了電子秤,捎上兩臺以備不時之需。
村裡現在用的還是以前的桿秤,人家這是已經記錄在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桿秤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魯班發明的,一種是陶朱公——范蠡所制。
桿秤有三個部分組成,一是秤桿多由楠木或鐵梨木等硬木製作,粗的一端有秤毫並且整個秤桿上鑲有秤星。二是秤砣,三是秤盤。
桿秤最早使用的是十三兩為一斤,據說是以天象中南斗六星北斗七星所代表的意義來擬定的。始皇帝橫掃六國統一錢幣度量衡的時候又加了“福祿壽”三顆星改為十六兩制。
所謂半斤八兩,從這裡開始一斤就是十六兩。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之福祿壽星。南斗主生,北斗主死,缺斤少兩便是缺福少祿,嚴重的還會折壽。
秤砣也叫“權”它是按照軒轅星表意製作,主雷霆雨露。秤桿為“衡”象徵紫薇,“權衡輕重”也由此而來。結合這裡先賢孟子曾講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話。同樣的我們每個人心裡也都有一杆秤,哪頭輕哪頭重自己要拎的明白。
能把天象學和哲學結合運用到這個地步,不得不說我們的先賢厲害。尤其是在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做出的改革可以說我們現代也是收益人。並且神州天下一國理念的源頭也是秦始皇,說實話有這樣的祖先,我們作為後人壓力挺大的。(扯遠了,轉回來)
現在還用桿秤的地方不多,老式的桿秤小的帶秤盤大的不帶,也有的趕集擺攤或者走街串巷的行商為了方便會把秤盤去掉,在鉤子上直接掛上袋子或者直接勾著籃子秤重圖方便,不過去掉秤盤以後需要重新校準。
中藥鋪所用的桿秤相比來說比較精巧,去抓藥或者賣藥的時候,店鋪的夥計會把幾斤幾兩幾錢報的清清楚楚,當然了他們這裡的秤盤幾乎不會摘掉。
回到家把東西歸置一下,從雜物間裡翻出兩段水管電線和電機,裝到推車上運到水塘邊。東邊有個小屋裡面裝了配電箱,為周邊這一塊區域魚塘住排水和耕地灌溉提供電力支援。
類似於這種配電小屋村裡其它地方也有,所屬區域的村民共同使用。也有專門的人在管理,需要的時候拿鑰匙開啟門抄下電錶數,用完以後檢查是否有損壞或者其它情況,然後再抄電錶鎖門交上期間使用的電費就完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配套設施。
接上線路以後再把一段水管放入水塘裡,在地上挖個坑底下放兩塊磚把電機放進去並加以固定,抽水口和出水口的水管連線好最後把框子罩在上面。
正了正頭上的草帽拎著水管扛著鋤頭往菜地裡走,草帽是麥稈編織的村裡人送的。在小麥全部收割完以後麥稈打成垛就這麼放著,基本上就成了小孩子打鬧的地方,待到夏深昆蟲長起來還會成為他們捉蟋蟀逮螞蚱的不二之選。
姜川小的時候週末跟父母去其它的村子收過麥秸垛,坐著三輪冬天冷夏天熱裝車的時候還很累特別的辛苦。
那個時候是一些小的造紙廠或者加工作坊要這東西,價格一般在兩百塊錢左右一噸。造紙的過程中會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