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十三
第一批移民已經陸續趕到了遼東城。
一路風餐露宿加上天氣轉冷,縱使有趙崢提供的棉被與棉大衣,依舊有不少身體孱弱的老人和婦孺減員了。
第一批抵達遼東城的百姓,被就地安置。
遼東城原來的百姓已經被遷往大唐了,這裡別的不多就空房子多。
一眾百姓有序的領取自己的房屋編號,然後搬到新家裡。
集中被養的牛也開始陸續分發下去。
第一批移民的百姓,趙崢給了這麼多補貼自然不會讓他們全閒著。
現在百廢待興,農活忙不了,可以搞搞基礎建設。
當然是有錢的,而且還管飯。
趙崢不打算讓他們服免費的徭役。
從陳勝吳廣起義,隋末知事郎王薄起義,再到黃巢起義,元末紅巾軍起義。
這四起知名的起義都是受不了苛重的徭役而造反的。
趙崢自己給錢招工,而且管飯。
當初辦鋼廠教出來的建築工也被高薪聘請到遼東。
大基建先搞起來,趙崢變賣了一批寶石,手裡有的是錢。
石灰、水泥、磚頭、螺紋鋼管夠。
大量的工地設施也被趙崢買了過來。
當然塔吊什麼,那肯定是用不上的。
趙崢直接跳過了預製板蓋房技術,直接上了鋼筋混凝土澆築。
第一個工程就是建軍營。
關於徵兵的公告與待遇在百姓即將到遼東時就已經公示出來了。
雖然現在學校與所謂的養老機制還是空頭支票。
但是出發前領了30貫安家費,一堆物資,到了地方又白領一頭牛的百姓。
這會兒就算趙崢說他放屁是香的都有人信!
不少家中不止一個兒子的紛紛踴躍參軍。
雖然待遇比不上僱傭軍,但是一個月一貫總比地裡刨食強的多。
如果立功了,還能授銜,福利待遇就更好了。
第一批一萬餘戶百姓,趙崢成功的招募了三千士兵。
這三千士兵目前正在校場上被趙崢親自抓訓練。
校場自然是建立了圍牆的,圍牆上也都書寫了大量標語。
諸如: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英勇無畏,忠誠衛國。
訓練有素,戰鬥有力,團結一心,勇往直前。
不怕困難,不怕犧牲,衛家衛國,男兒擔當。
訓練的內容開始從站軍姿,踢正步開始。
這些被許多後世之人極度吐槽認為沒什麼用的東西,為什麼能沿用至今,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古代為什麼講究嚴密軍陣?
軍中還要搞連坐?
究其本質是因為士兵素質不行。
大部分士兵就是農夫,都是農家出身,能識字的都是鳳毛麟角。
現代大學生都有左右不分的,更何況這些唐朝百姓?
連坐處罰是為了讓他們形成集體意識。
站軍姿踢正步左右轉向是為了培養他們整齊軍容與令行禁止。
只能說遇到笨的不給他長長記性是不行的。
三千人的訓練,趙崢不可能全部抓的過來。
所以這三千人被分為了20個隊,隊正大概也就是後世的連長。管著150個人。
每4個隊設定一名校尉。
程處立、程處寸、薛仁貴、蘇德、裴敬賢等五人成為新兵校尉。
蘇定方則掛旅帥之職。
每個隊推舉出隊正副隊正和三個夥長
這群初代的新兵隊長隊副,乃至夥長,大多是出自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