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如何埋的?
埋涉及到風水學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
包括後人總結的山地十不葬、墓有十不向等等。
現在來看,其實都是基於地質、水文、環境、生態等總結得出的普世經驗。
比如我們常說此地依山傍水真是個風水寶地,也說藏風聚氣、入土為安。
好風水其實就是好生態,依山傍水、向陽、開闊、植被茂盛,自然就是好生態。
所以古人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其實原則上就是前朝後靠、左右有抱、多面環山,中間形成一個凹地盆地。
像個窩似的就是所謂的穴,四周的山在風水上叫砂。
所以好的風水選址也叫砂環水抱。
山是環繞的山,水得是流動的活水,不能是一潭死水。
葬字上面是草,意為植被生長。
古人墳包上種樹,也就是封樹。
向陽、生態好才能植被茂盛。
葬字中間一個死,就不用過多解釋。
下面的廾字形,其實類似兩個胳膊摟起來的一個形象,類比四周圍起的山。
活人平時也喜歡找個被窩圍成的窩待著,包括懶人沙發的設計也是同理。
人從穴居以來,就形成了對背後有靠的安全感依賴,這算是深深刻進基因裡了。
風水裡重要的幾項:尋龍、辯砂、點穴、納水等門類都有清楚的標準技巧。
尋龍:尋龍堪輿口訣不多傳,尋龍認祖看尖圓,前迎後送無斷續,藕斷絲連玄又玄。
辯砂:堪輿看砂須抱躔,前官後鬼要周全。左右蟬翼來交護,龍降虎伏轉灣環。
抱躔即山環水抱。
點穴:堪輿點穴納山川,山川平地穴天然,但看暈圓並應落,巒頭寶頂正方圓。
八龍立向訣:點穴立向須貫通,八龍順逆要分清了,
其實本質上就是五行陰陽生克的邏輯。
所以說點穴立向很重要,古語有云:立向不知生於克,葬者何必請地仙?
地仙即風水先生。
古代達官顯貴的陪葬豐富,死後依然在地底世界能夠安享富貴。
平民百姓雖然沒有那麼多的豐厚陪葬,但在點穴選擇墳址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
也就是所謂的找個好地段下葬,能讓子孫後代繁衍昌盛。
此外還有納水,風水風水,藏風納水。
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故而水很重要,有道是:堪輿潮水穴宜高,屈曲潮來產英豪,水躔玄武千秋富,水繞青龍聲貴高。
突出的一個山環著,還要加水繞,只有這樣才能升聚。
風水透過選取或者改造形成的微地形,能夠形成良好的通風光照的小氣候,達到生態的良性迴圈,這就是風水,也叫堪輿。
透過考古發掘,我們可以看到國人入葬這件事自古都是如何變化的。
歷史是一面鏡子,但歷史只是鏡中之影像,而墓葬才是實體的鏡子。
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墓葬是一萬八千年前的北京山頂洞,洞中有最早的人類埋葬。
把死者埋葬在居住的洞中,而不是扔在野外,並附有簡單的陪葬,這是人類對死亡意識的萌發。
因為有愛,才能活著聚成部落,死後葬在一個墓地。
因為有愛,才能讓死亡這件事變得令他者痛苦,從而珍惜不捨與銘記。
既然愛自己的親人,怎麼捨得他的身體暴露在野外,任由野獸分食呢?
於是選擇帶回居住的山洞埋藏起來,生者與死者共處一洞之中,並且在周圍撒上赤鐵礦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