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宋朝歷史倒過來看#】
“倒過來?”
趙匡胤停下腳步問道:“是從後往前講嗎?”
按理說趙官家應該坐龍輦之類出行,但觀看天幕頗為不便,趙官家便選擇步行,隨行的大臣也只得靠雙腳走路。
見沒人答話,趙匡胤看向趙普。
“官家,臣不知。”
趙匡胤冷哼一聲:“這也不知,那也不知,那你還知道什麼?”
自昨日知曉趙光義為太宗後,趙普一夜提心吊膽。
自己參沒參與不重要,重要的是官家認為你參與了沒有?
“官家,後人的思維……”趙普露出個您懂的表情,隨後建議道:“不如先摘錄下來,慢慢研究?”
“行,記者……”
記者:出自《管子》,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
《管子》中的“記者”意為“記錄的事”,到了晉代延伸為“做記錄的人”。
昨日抄錄天幕,有閹人、有侍衛、亦有宮女,趙匡胤翻翻腦海,統用古稱記者作為稱呼。
趙普等人齊刷刷從懷中掏出題本,又從袖中找出一支未染墨的毛筆,湊近記者堆:“借點墨一用。”
趙匡胤:……。
趙普等人訕笑兩聲:“官家,有備無患嘛。”
【直到把宋朝的歷史倒過來看,我才知道什麼叫中國歷史上最硬氣的王朝!
友情提示:本文要素過多,歷史考試不及格的小朋友請在家長陪同下觀看!
公元1279年,在崖山的一處海平面上突然竄出十萬大軍,在一個八歲小男孩的帶領下成功退二十萬蒙古鐵騎,被蹂躪了近百年的中華兒女終於迎來了他們的救世主。
戰後,八歲男孩趙昺稱帝建國,成為有史以來第二年輕的開國皇帝,史稱宋朝,後因其在南方起事,遂稱南宋。】
彈幕區:
『這特麼是八歲?』
『海里竄出十萬大軍,海龍王和蝦兵蟹將?』
『這麼個倒著講啊?』
【公元1278年,民族英雄文天祥從獄中復活,並第一時間以高官厚祿勸降忽必烈。
豈料忽必烈寧死不屈,文天祥只好帶領十位江南義士宣佈起義抗元。】
彈幕區:
『獄中復活!』
『勸降忽必烈!』
『要素過多,等我思考一下再評價。』
【同年三月,趙昺將皇位禪讓給哥趙昰,隨後南宋在文天祥的帶領下迅速佔領了江西、瀘州等地,為以後反攻蒙元、統一江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公元1276年,南宋大軍一路高歌猛進佔據臨安,去西藏留學的趙?突然歸來並接手了皇位。
同年一月,忽必烈迫於形勢,只好選擇向南宋投降,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忽必烈不僅主動上交傳國玉璽,還寫了一萬字的降書,史稱“必烈投降”。
這一事件標誌著統治了中華大地92年的元朝逐步開始走向末路。
公元1275年,一代名臣賈似道從鄭虎臣的刀下逃生,並單槍匹馬開始北伐,從揚州一路打到丁家洲。
南宋十三萬精兵被他的事蹟所感動,原地復活,加入到抗元大軍,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史稱丁家洲大捷。
公元1274年,剛剛登基的趙禥在聽說了賈似道的事蹟後十分欣慰,並表示賈似道就是大宋朝最忠心的大臣。
公元1273年,南宋與北元的關鍵一戰上演,呂文煥率領十萬宋軍以少勝多擊敗了十七萬北元軍隊,史稱襄陽大捷。
此戰過後,北元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與南宋正面抗衡。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