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得民怨沸騰。如今,徐傑的兒子和那些仗勢欺人的下人,也仗著他的滔天權勢在江南那富饒之地橫行鄉里,無法無天。
江南的那片富饒之地,本應是百姓們安居樂業、共享太平的人間樂土。然而,自從徐傑得勢之後,他的兒子和那些狗仗人勢的下人便開始肆意妄為,無法無天。
(一個寧靜的小鎮上,徐家的下人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地走在街道中央,對著無辜的百姓們大聲呵斥)“這片地,從今往後就是徐家的了,你們這些賤民都給我滾得遠遠的!”
百姓們一個個敢怒而不敢言,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被徐家蠻橫地霸佔。短短時間內,徐家在江南瘋狂佔地四十萬畝,無數百姓因此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至於治下之失,過去在巖松執政期間,寧國的官風汙濁、吏治敗壞到了極點,邊疆的防備如同虛設,國庫匱乏空虛、民生凋敝不堪。如今徐傑主政之後,雖說也推行了一定的改革舉措,但終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寧國長久以來積壓的諸多頑疾難題。
邊疆的守軍依舊缺乏糧草和必備的軍備,士兵們怨聲載道,士氣低落。
(一位將領在簡陋的營帳中憤怒地拍著桌子,震得桌上的物件紛紛掉落)“朝廷撥下來的軍餉又被那些黑心的傢伙剋扣了,這仗還怎麼打?老子不幹了!”
而在民間,苛捐雜稅依舊沉重如山,壓得百姓們喘不過氣來。
(一個荒涼的村莊裡,一位滿臉皺紋的老農望著那荒蕪的田地,老淚縱橫,淚流滿面)“這日子沒法過了,一年到頭辛苦勞作,卻連肚子都填不飽。老天啊,你開開眼吧!”
方正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痛在心中。他經過一番激烈的內心掙扎,最終決定再次挺身而出,向皇帝上書,毫不留情地揭露徐傑的種種罪行。
(方正奮筆疾書,每一個字都彷彿帶著他的血淚和憤怒)“陛下,徐傑如今權傾朝野,其行其為與昔日巖松無異,若不加以制止,國將不國啊!”
然而,這一次上書,方正究竟能否力挽狂瀾,改變這令人憂心忡忡的局面,一切都還是一個未知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