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經過顧南行反覆核實,總算確定了這龐統確實是那個故事裡傲氣沖天的鳳雛龐統。只能說,環境不一樣,名士風範這個事情要不要保持也得看人。
至少對現在的龐士元,劉備是一個值得他說好話討好的物件,不能得罪。甚至願意為求一個職位,也要貢獻一些力量。
以及,還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相比於歷史上真實的龐統,三國的故事裡講的龐統過於傲氣,有點誇張過度了?
不管怎麼說,龐統還沒過新年就出發了,他化妝做遊學的儒生是從兗州一路返回荊州。然後趁著年節,去拜訪荊州各大世家。
不得不說,龐統這條路線是十分正確的,荊州世家對龐統的建議很感興趣。
從大世家到幾乎可以說是這個階級底層的地方豪族都很有興趣。
天下非袁即劉可是這幾年形成的觀念,世家們自然也不能免俗。如今袁氏剛換了新主人,就遇到天災,戰爭還沒贏,足以看出天意。
自然有許多人慷慨解囊,甚至派出門下子弟要與他們一起前往青州。
龐統那是一一應承下來,最後組建出來的船隊,那足有百艘,宛如一支巨大的艦隊,任誰都會覺得這哪裡是行商的船隊,怕是有什麼貓膩。
可是,這其實也是顧南行和龐統商議過的。荊州路遠,最難的就是如何往回運輸物資的問題,顧南行和劉備曾經單獨找到過龐統問他打算怎麼做。
龐統提出來的建議確實是讓劉備有點吃驚,也讓顧南行頗為滿意。因為他沒有資料,只憑直覺和對人的瞭解得到了和諸葛亮相似的結論。那就是孫氏勢大,袁術不能治,如今雙方正逐漸離心離德。
如果說孫堅還感激袁氏的提攜,知道自己是袁術提拔起來的,孫氏其他人早就想著拋開袁術單幹了。更關鍵的,如今孫氏控制豫章吳郡,加上孫堅所在的徐州,以及孫氏盟友控制的廬江等地,孫氏一門已經盡有徐楊之地。
袁術的官員都要以孫氏馬首是瞻,根深蒂固,想要憑藉更換官吏來改變現狀都並不容易。只不過孫氏實力比袁氏還是不如,而袁氏又要藉助孫氏的力量,所以雙方還維持著表面的和平。
沒辦法,袁術奪位之前要功績必須依賴孫氏,奪位之後,要穩住自身在豫州的根基,抽調了許多在江東的親信,就給了孫氏在江東各地軍中安插人手的機會。更何況,這些軍隊本來也是以孫氏家族之人為基礎的。而袁術所能依仗的,就是江東世家大多數還是希望和袁氏合作,這也是雙方如今還合作的根基。
按照龐統的說法,如果孫氏想要獨立,就必須要與這些世家合作,還要拿錢來討好這些世家。沒有他們的合作,那自成一方諸侯也不過是鏡花水月。
所以,這一次龐統不僅僅會拿錢,而且還會分一部分給孫氏之中有獨立心思的派系,讓他們能夠有機會獲得更多財力,上下運作,從袁氏獨立。失去了江東和徐州,袁氏勢力必然大損,就更容易被一舉擊破。
這樣一來對劉備而言是一舉兩得。
等到劉備軍控制中原,孫氏在江東能不能偏安的住,那就由不得他們了。至少孫氏孫氏的獨立派覺得他們自己頂得住就是了。
所以,龐統才會擺那麼大陣仗,因為其中一半(不包含核心的金銀財物)就是要給孫氏裡的獨立派上供東西。而大張旗鼓就是龐統額外提出來的主意了,既然都已經是設計坑袁氏了,那自己大張旗鼓,讓袁氏和孫氏之間再生一些嫌隙也未嘗不可。
天下之間,可以共患難的多,可以共富貴的少,更何況袁術這種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世家嫡系?所以,龐統這一趟,一石三鳥。
對此,劉備和顧南行這個計劃自然是完全支援的,這些對劉備軍只有好處。甚至顧南行因此對劉備表示,自己的弟子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