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好,那我們接下來說什麼?”劉備聽完諸葛亮的分析之後突然沒頭腦的來了一句。剛開始眾人還愣著,但馬上就反應過來了劉備的意思。
因為這一次會議就是為了討論劉備軍如何應對袁氏的下一步進攻,而諸葛亮對局勢的分析鞭辟入裡,而且有大量的資料為證據,可以說是沒有可辯駁的餘地。這就等於是把今天的議題說完了,那自然也就沒什麼繼續討論下去的必要了。
這時候,作為劉備軍第一謀士的賈詡突然開口:“難得我們幾人煮茶相聚,這幾年可都沒有這樣的機會。既然諸葛賢侄已經替我們定下了下一步的戰略,那不如再讓諸葛賢侄評一評天下英雄?”
這番話裡有話,顯然是存了對諸葛亮考教的意思。要知道,賈詡如今在劉備軍中是謀主,也是最早追隨劉備的謀士之一。位高權重,遠非藍星華夏那個即使是位列三公也行事謹慎的謀士。
可是,如今他也已經接近知天命的年紀,相比於劉備和顧南行這些人難免有些尋找後繼者的意味。
不過,這位毒士的眼光可是高的很,目前還沒找到一個讓他滿意的弟子。曾經司馬氏倒是有想要介紹子弟到賈詡門下,可惜因為司馬氏最終選擇押注袁氏和曹操而作罷。
諸葛亮何其聰明,見到賈詡有考教的意思自然是先看了看顧南行。對這種考教,或者說讓諸葛亮加入劉備軍核心決策團體的事情,顧南行當然是支援的。
如果劉備沒有諸葛武侯輔佐,那簡直就是三國缺了靈魂,這種事情絕不能在顧南行手下發生。
見到老師允許,諸葛亮一點也不怯場,對著一眾劉備軍大佬道:“天下諸侯,除了身死國滅者之外,如今不過袁術、曹操、袁紹、劉璋、劉表、張魯、呂布和馬騰等人,已經不出十指之數。”
“既然不出十指之數,為何你點了八人,卻不點剩下的那個?”關羽對諸葛亮這個做法頗有些好奇。
“關叔父,這倒不是我刻意隱瞞,因為我心中可能稱霸一方之人尚且不是諸侯。”
“哦,你是說那徐州陶侃?他確實是寄身袁氏之下算不得諸侯,但是他卻有一州之地堪稱諸侯。”關羽捋著長鬚說道。
對此,顧南行和賈詡都是以眼觀鼻,等諸葛亮作答。因為他們都清楚,諸葛亮藏的那個人絕對不會是陶侃。要是陶侃這種情況,那諸葛亮不會把袁紹單獨列出來。
果然,諸葛亮答道:“關叔父猜錯了,小子所說不是陶侃。那陶侃之能遠遜於其父,只能寄身袁氏籬下,絕對沒有再起的可能性。”
“哦?”關羽看顧南行和賈詡的樣子,知道他們也有想法,便直接問諸葛亮:“那你說得是誰?”
“小子所說的人是江東孫堅孫文臺。”
“他?他不是袁術部將,一直給袁術做馬前卒麼?”關羽蹙眉道。
“關叔父,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孫堅確實是袁術手下大將,為袁術拼殺十年,堪稱其手下第一大將。也就是袁術此人自負聰明,實則才智有限,又缺乏容人之量,看似交遊廣泛,實際上都是些雞鳴狗盜之徒,真正的賢才一無所取。他手下堪用的文臣就是閻象,武將也只有紀靈,剩下諸臣眾將有點能耐的都是孫堅的人。孫賁在豫章,孫策掌吳郡,廬江周氏和孫堅關係密切,會稽喬瑁女兒和孫氏周氏聯姻。再加上孫堅未來作戰,徐州和豫州兵馬必然落入其手。如此一來,袁術恐怕很難支撐。”
“你都可以看出來,那袁術手下也有不少謀臣,如何會看不出來?”賈詡笑著問。
“回賈叔父,侄兒以為袁術這是不得不用。他要穩固自己在袁氏的地位,那就只能依賴孫氏一門的武力,以及孫氏及其盟友在江東的勢力。否則他的位置也就不穩了。更何況,孫堅替袁術做過不少髒活,真的暴露出來,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