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也可以藉此提升對巴伐利亞的影響力,這難道不是兩全其美嗎”
艾格隆的話,深切地打動了蘇菲,甚至還給她帶來了新的靈感,一下子拓寬了思路。
對呀,我怎麼沒想到這個
自從來到法國,見識到巴黎繁華的風貌以及發達的金融、還有親身體驗過鐵路的優越性之後,她心心念念地就是把這些東西也引入到奧地利去。
一來,這可以壯大她自己的勢力,讓她可以在未來順利執掌宮廷;二來,她也可以藉此製造出一些“政績”,來讓奧地利人民欣然接受她的統治。
她心心念念於此,甚至還私下裡偷偷去見了博旺,和博旺暢談了一番。
而那一次,博旺的滔滔雄辯,打動了她,更讓她堅信自己做對了。
而現在,她又從艾格隆的話裡得到了啟發:如果瑪麗亞被艾格隆刻意扶植,成為了重要的資本媒介(或者說掮客),那麼自己為什麼不能從中分一杯羹呢
巴伐利亞能夠得到好處,那為什麼奧地利不能
也許,甚至可以經由巴伐利亞,建設連線法國和奧地利之間的鐵路,讓兩個國家都因此而受益——而那時候,想必自己也可以因此成就,而被國民所稱頌了。
蘇菲越想越是激動,甚至比剛才和艾格隆剛剛重逢時還要帶勁。
低階的掮客,只想著賣出交易所裡面那些一文不值的債券從中漁利,賺點小錢;而高階的掮客,卻在金山銀海當中搭橋,遊走於最尊貴的那一群人當中,甚至可以牽動一個兩個國家的局勢。
如果瑪麗亞能夠擔任在兩國的資本之間牽線搭橋的中間人的話,那麼假以時日,兩個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絡自然也會更加緊密,這也契合自己和艾格隆促進“法奧同盟”的初衷。
更妙的是,當瑪麗亞扮演這個角色的時候,那也意味著,蘇菲自己也可以來親自扮演這個角色。
與其假手於人,不如自己出馬,不光減小了資訊差,而且可以避免被下面的人矇騙。
而且,她非常喜歡這種“人生體驗”的新奇感。
於是,在片刻當中,想清楚了這些的蘇菲,又重新看向了艾格隆,而艾格隆此時正對蘇菲的突然沉默感到莫名其妙。
“我的小心肝兒……說實話,在你離開巴黎的這段時間,我倒也不是什麼都沒幹,恰恰相反,我努力地去理解了你對這個國家前途的打算……”蘇菲笑意吟吟地看著艾格隆,“事實上,我跑去私下見了你的那位高參博旺男爵,而且和他相談甚歡——當然,是以瑪麗亞的名義,他也沒有看出破綻了。”
“什麼”艾格隆有些驚詫,但很快也就平靜了下來。“那麼,你們談了什麼。”
“事實上,這不是談話,而是上課,博旺先生以他驚人的專業性和口才,向我上了一堂課,告訴我應該怎樣建設和規劃一個國家的鐵路,應該怎樣為它融資,為它控制成本……這些經驗,對我來說,極為寶貴,讓我受益匪淺。”蘇菲笑著回答,“而正是因為這次經歷,讓我下定決心,我也要做你做過的事情,當然,我也需要你的幫助。當然,這也不僅僅是幫助我而已,這是幫助我們……幫助你未來的可靠盟友。”
說著說著,蘇菲瞥了一眼自己的腹部,笑容變得越發幸福了。
其實,對此艾格隆倒是並不那麼在意。
畢竟,這個孩子就算真的繼承了皇位,他也姓哈布斯堡,他的所有出發點,也必然是維護“哈布斯堡家族”對帝國的統治,他不可能一直都是法國波拿巴家族的忠實盟友。
不過,即使如此,這對他也是有利的,畢竟至少在目前來看,只要蘇菲掌了權,她就絕對不會和他為敵。
能保至少二三十年的“緊密合作”,那還有什麼可奢求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