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派去汴州的暗探稟報,吳王的動作越發的多了,一直在盡力抹除那些痕跡,並準備迎接聖駕。
接下來的時日,魏永旭才算帶著太后與一眾妃嬪,還有皇子公主遊覽了洛州的美景。
臨行前兩日,帝后還親自前往岳廟祭祀神靈,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在洛州停留半月後,武顯再次就帶著洛州官員送走了聖駕,臨走時,皇帝終於露出了一些態度,大約透露的意思是他做的很好。
這讓武顯的心裡有了底,更加下定決心要在這最後的時間做好分內之事。
如此待陛下南巡結束之後,升遷的事情也就算是板上釘釘了。
聖駕剛離開洛州不久,吳王的暗線就火速將這個訊息傳回了汴州,與此同時,吳王不知道的是。
皇帝下了一道旨意給江南各地的親王,郡王,還有宗室,命他們前往杭州見駕。
但這旨意是分派了幾路,而且是根據皇帝的行程,還有他們趕到杭州需要的時間計算好的。
接到聖旨之後他們必須要即刻啟程趕路,趕往杭州見駕,不會有任何籌謀的時間。
汴州離洛州並不算遠,但皇帝儀仗隊伍龐大,所以行程有些緩慢,但也只用了不到三日就到了汴州。
吳王及汴州刺史等官員,是在離城門三十里處迎接聖駕的,天子出巡官員最低都是要出城三十里處迎接的,但為顯尊崇,一般都會大於這個數字。
去探路的人將這個訊息稟報回來時,葉昭寧暗罵了一聲蠢貨。
這吳王明知自己的屁股不乾淨,聖駕親至,他還不拿出十二分的恭順迎接,竟然還敢做出此等行徑,這分明就是在向陛下挑釁,這是生怕自己死的不夠快啊。
但魏永旭倒是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從始至終都是淡淡的,吳王摸不準他態度,也只能小心翼翼的將他送到了刺史府。
本來吳王剛接到皇帝要來汴州的訊息時,是打算把自己的王府讓出來給他居住的,但立刻就被京城來的官員給拒絕了,只說將刺史府暫時修整出來即可。
畢竟,吳王在汴州十幾年,根系深重,而王府更是他的老窩,皇帝自然不會涉險。
所以刺史一家暫時搬到了別院居住,並將刺史府周圍的幾個院子也都暫時清理了出來,以確保皇帝能住的舒心。
是夜,負責在汴州查探吳王罪證的青雲司副統領,急匆匆的到了皇帝的住處。
“臣拜見陛下,皇后娘娘。”
魏永旭微微抬了抬手,“平身吧,查的如何了?”
副統領從袖中拿出一份東西,雙手呈送給了他,“陛下,臣不敢懈怠,日夜探查後發現了吳王與汴州官員過從甚密,時常私下見面。”
魏永旭只是略微掃了幾眼,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不成,這個罪名行不通,朕也不能因為他與官員吃了幾頓飯,就拘禁他。”
吳王做事很謹慎,幾乎不留痕跡,所以之前幾個月派來的人手,幾乎可以說是毫無所獲。
所以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夠讓魏永旭名正言順軟禁吳王的藉口,然後再查就會容易的多,但顯然這個藉口並不能讓他滿意。
葉昭寧輕咳兩聲,說道,“若是要尋個由頭暫時軟禁吳王,我倒是有個法子。”
兩人同時看向她,魏永旭問道,“什麼法子,說來聽聽。”
葉昭寧臉色有些不自然,看向那個副統領問道,“往吳王府放些東西可能做到。”
副統領沒有直接回答,“不知娘娘想要放什麼,若是書房這等重地臣等尚還做不到。”
葉昭寧笑道,“倒也不用,往外院放些甲冑,弓箭,記住要超出親王規制數量,但不能太多,至於之後的事情你可知道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