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肯定不願意去腳盆國啊!不要說宋江,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去,沒事誰願意去異國他鄉啊!
但你們梁山好漢不是走投無路嗎?你們已經沒多少選擇餘地了,要麼被宋徽宗朝廷上下吃幹抹淨,要麼放手一搏,沒有第三種選擇。
因此沐風要先打破他們的幻想。他們以為受招安後,可以為國效命建功立業,而沐風要將血淋淋的現實擺在他們面前,告訴他們,這個世道變成這樣,罪魁禍首永遠是皇帝,而不是他們以為的奸臣。
沒有昏君,哪來的奸臣?
到了他們絕望時,再給他們指出一條明路來,才會讓他們珍惜這個選擇。
……
此時高俅正在發兵圍剿梁山草寇,先是率領十節度正面廝殺敗了一陣。
後又假裝招安,使了個小心機,將招安文書寫成“……除宋江,盧俊義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
想坑殺宋江,後計謀被吳用識破,又鬧了一場。
在對峙階段,有人獻計製造大型海鰍船,用以擊破梁山的水軍。這大海鰍船兩邊置二十四部水車,船中可容數百人,船面裝有重弩,要速度有速度,要攻擊有攻擊。
高俅得之大喜,命人督造。如今已成三百多膄,不日就要與梁山決戰。
而梁山這邊經過幾次大戰磨合,逐漸適應如今的半軍事化管理模式。
說實話,一開始大夥都是義字當先的兄弟,用的行為準則是江湖上的那一套。
但自從排了位次,就有了上下尊卑。再加上實際職務的安排,所有人各司其職。已經是一個完全內迴圈的小朝廷架構了。
整個水滸傳最高潮的部分,一定是英雄排位次這裡,宋江憑著這一手,徹底穩固了他在梁山的統治地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別說本身大部分江湖出身的108好漢,那互相間的關係和派系更是複雜到極點。
一開始是梁山元老派,等晁蓋上山,全部合成晁蓋派,以吳用,公孫勝,林沖,阮氏三雄為首。後吳用投靠宋江,剩下的都是宋江需要打壓的人。
然後宋江入夥,帶來了他的嫡系青州派與江州派。
青州派以花榮和秦明為首,花榮是宋江好友,屬鐵桿。秦明也是宋江親自招來梁山的。
江州派更不用說了,一群人劫法場的過程,那是生死之交的過命關係,鐵桿李逵和戴宗全部進天罡。
另有李俊,張橫張順兄弟,用來壓制阮氏三雄,排名故意壓著晁蓋派的阮氏三雄。連武力與功勞都不足的穆弘,也硬是被宋江安排在天罡位。
還有宋江的兩個朋友朱仝和雷橫,硬是擠在天罡裡。朱仝就算了,武力低一點,至少還有可取之處。雷橫放天罡直接拉低了天罡的下限。
後面陸續加入軍官派系,以關勝,呼延灼,董平,張清,索超,徐寧為首。這些人都支援招安,因此是宋江拉攏物件。
以二龍山少華山桃花山組成的三山派,以魯智深,武松,楊志,史進,朱武為代表,這些人反對招安,因此宋江也對其打壓。
但魯智深與武松名滿江湖又實力高強,因此排名不能打壓,在職務上進行打壓。而神機軍師朱武能力不遜於吳用,被打壓到地煞。
還有以孫立為領袖的登州派,這些人沾親帶故,結成一個小團體,並不完全投靠宋江,因此也打壓。
將最強的孫立放到地煞,反而將解珍解寶兩個老實兄弟放天罡,從內部瓦解這個小團體。
最精彩的就是盧俊義派,以盧俊義、燕青為首,因最晚加入梁山,在梁山毫無根基,同時盧俊義的武力又是整個水滸的天花板。
宋江正是看中這一點,將盧俊義立成二把手。而沒有根基的盧俊義只能牢牢抱住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