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家祖地,家督‘源為義’召集族人開會。
由於宋人的出現,在本州島所向披靡,讓東瀛國地方軍事實力第一的源家損失慘重,向中央求援又石沉大海,再不採取措施,源家覆滅在即。
“各位族人,相信宋人的情報大家都已看過,現在都說說吧,我們源家將何去何從?”
源為義見人到齊,開門見山問道。雖說問的是各位族人,但他的眼睛卻看向旁邊的三叔公‘源義光’。
這三叔公‘源義光’陰險毒辣,平時不顯山露水,關鍵時候狠的一批。
‘源為義’接任家督此時不過三年,按道理家督輪不到他來做。
他爺爺死後,家督由三伯繼承,誰知道三伯英年早逝,兒子又年幼,稀裡糊塗的家督就落到‘源為義’的頭上。
本來三伯死後,還有二叔公和三叔公也能繼任家督,只是種種證據表明,三伯是二叔公殺死的。
‘源為義’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消滅二叔公。
結果在殺死二叔公時,他才得知殺死三伯的真相兇手是三叔公,正等著‘源為義’和二叔公火拼,好坐收漁翁之利。
那時正好皇室介入,對源家混亂感到不滿,讓三叔公計劃落空,才讓‘源為義’坐穩家督位置。
此時三叔公‘源義光’還沒開口,底下的人先討論起來。
“宋人如神兵天降般出現,所有擋在他們面前的反抗全部被撕碎,現在他們離京都越來越近了……”
“聽說他們兵分三路,左路將領是一個使雙槍的猛將,和一個扔飛石的高手。中路只知道前鋒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雙斧魔頭,大部隊是啥樣現在都不知道。”
“跟我們戰鬥的右路軍才是最可怕的好不好!一個使金蘸斧,一個使雙鞭,兩人都是勇不可當。最可怕的是那一排排的連環馬,衝鋒陷陣如排山倒海一般,我們的人根本擋不住啊!”
“最可恨的是中央援軍到現在還不來,馬上就要打到京都城下了,估計更不可能來了……”
三叔公‘源義光’終於忍不住開口道:
“夠了,現在還能有什麼辦法?既然打不過,要麼跑,要麼降。我們東瀛國就這麼點大,跑也跑不出多遠。
為今之計,只能寄希望於京都大決戰。但不能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我看我們分家吧!”
家督‘源為義’無奈嘆了一口氣,他能想到的也是這辦法,但這種話不能由他這個家督說出口,如今由三叔公這個德高望重之人說出來正合適。
“三叔公,你的意思是?”
三叔公‘源義光’道:“宋人來勢洶洶勢不可擋,你還年輕,殉國太可惜了。我們今天就分家,然後你去投降宋人。作為第一個主動投降,應該會對你有所優待。
如今他們初來乍到,正需要本地人幫他們維護統治。而我帶剩下的人去京都,無論結局如何,至少我們源家人不會死絕。”
‘源為義’假裝激動道:“這如何能行,我作為一家棟樑,如何能帶頭投降,那樣死後有何面目去見祖先?”
三叔公‘源義光’心裡冷笑連連,這不就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但他表面卻好聲好氣勸道:“為義,你還年輕,有時候苟且地活著,比簡單地去死,更需要勇氣。你作為家督,必須挑起這份重擔。”
“哎~這,這如何是好啊?”
最終,源家還是分家,投降的一家,去京都的一家,逃跑的又一家。
‘源為義’在三叔公的‘勸說’下,最終答應去投降,選擇苟且偷生的延續血脈。
三叔公‘源義光’看著‘源為義’失魂落魄的背影,心裡感嘆道:“這隻小狐狸的演技越來越好,可惜終歸太年輕,見識差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