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理兒,他自然清楚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則竭的道理,問題是道理歸道理,面對著有備而來的大唐強軍,這個道理能不能貫徹得下去卻得打上個重重的問號了,至少高懷龍本人心中便無甚底氣,然則身為主將,自是不能流露出慌亂的不自信神色,故此,儘管高懷龍心裡頭忐忑得緊,可一見身後諸將已漸漸圍聚了過來,立馬故作輕鬆地笑道:
楊萬春也察覺到了諸將的靠攏,一聽高懷龍如此說法,立馬撫掌笑道:
諸將先前聽說唐軍將要發動攻城戰,各自的心裡頭都有些子揣揣,此時見兩位主官面對強敵兀自談笑自若,心中的陰霾立馬一掃而空,人人臉上都露出了振奮的神色,眼中皆滿是求勝之**,各自出言表態,人人願效死命,正自紛亂間,一名眼尖的將領突地手指著唐軍大營的方向,高聲叫了起來道:
那名將領話音剛落,一陣緊似一陣的號角聲便在唐軍大營中響了起來,原本寧靜祥和的假象瞬間被淒厲的號角聲打得個粉碎,隨著號角聲的響起,緊閉著的唐營大門轟然洞開,一隊隊唐軍官兵排著整齊的陣列從大營中行了出來,先是數個步兵方隊在城下一里開外列好了防禦陣型,緊接著大批的騎兵蜂擁而至,迅即把守住了各個要害之處,再後頭又是一大群唐軍士兵推著百餘架的怪器具從大營中緩緩而出,在數個步兵方隊以及數十輛大型弩車的掩護下,徑直前/插到離城僅僅兩百三十步左右的距離上,一派旁若無人的樣子就地便忙活開了,似乎一點都不在乎自身正處於城頭那數輛守城弩的射程之中,待得攻城之器具出現之後,唐軍大營中一陣鼓聲整天響起,一面個斗大字的明黃大髦在眾多將領的簇擁下緩緩地出現在大營之外,頃刻間便激起了一陣強過一陣的呼萬歲之聲,一代大帝李世民親臨戰場了!
諸將正在猜測唐軍陣列前擺出來的那些怪器具是何物之際,眼尖的楊萬春已然看到了唐軍後陣中正有一大批的唐軍官兵正在用馬車載著圓石彈往前方送,登時便大驚失色地叫了起來。
投石機自古便有之,然則就形制而言,基本上都是靠著槓桿原理來運作,無論是其投擲的石塊重量以及射程都算不得甚利器,這些日子以來,安市城中也趕造了一批以備用,大多安置在城牆下方,作為壓制唐軍衝城時所用,可駱正聲所建造的投石機卻與舊制不同,採用雙弩背的複合弓結構,乃是以機簧之力發射,形如小車,車下有輪,可推著移動,且有四角固定裝置,能在不同的地形上靈活配置,發射的石彈重量幾達百斤之多,最大號的投石機乃是以絞盤配置重物為引,甚至可以發射三百餘斤的石彈,射程更是遠達兩百五十餘步,絕對是這個時代中攻城的最大利器之一,即便是在唐軍中也屬第一次亮相的秘密武器,高句麗諸將認不出來也就不足以為奇了罷。
楊萬春此言一出,始終面色堅毅的高懷龍臉上第一次掠過了一絲驚慌,再一看唐軍後陣中正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前方的巨大石彈,高懷龍心中登時拔涼一片,暗自估計了一下己方的遠端武器,赫然發現除了城頭上那三架守城弩之外,其餘諸如投石機之類的武器根本就無法威脅到唐軍的投石機陣地,至於守軍中的弓弩手中採用拋射的話,或許能夠得上這個距離,問題是強弩之末已難穿縞素,更何況唐軍投石機陣地中那些盾刀手也不是擺著好看的,靠弓弩手們來攻擊,除了白白消耗寶貴的箭矢之外,壓根兒就無法得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怎麼辦?任由唐軍如此從容地組織陣地麼?顯然不行,一旦唐軍的投石機陣地開始發揮效力,不用想都知道對己方的威脅將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出城搶攻,擊破唐軍的投石機陣地?有點可能性,問題是出城的騎兵去得少了的話,只會白白地給早已準備就緒的唐軍陌刀隊增添戰績罷了,去得多了的話,一旦唐軍兩翼的騎兵包抄上來,只怕派出城去的騎兵都得有去無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