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油的鐵傢伙,到底就是比人的兩條腿要快。
劉大海和鄭江南堪堪聊完劉振邦的故事,挎斗子就已經來到了洋尾村、劉振邦的家門口。
原本鄭江南是想把劉大海送回來就走,但是聽完劉振邦的故事以後,鄭江南的內心可以說是熱血沸騰。
他有心想結交一下劉振邦,所以,便留了下來。
鄭江南從挎斗子後面的鐵箱子裡,拿了兩瓶茅臺酒和兩條中華香菸出來。
“大海叔,箱子小放的不夠,您的我改明兒給,這個我先拿去給我們的英雄同志。”
劉大海咧嘴一笑:“我這大老粗可不要這些精細玩意,你小子別胡咧咧,儘量別和別人提這事兒。”
鄭江南點頭如搗蒜:“大海叔,我明白。”
農村的人情味不錯,雖然劉振邦父親不是洋尾村的,一直以來就母子倆相依為命,親戚不多。(劉李妹本人沒兄弟。)
但是劉李妹的白事場,村裡的人大多都來了,還是非常熱鬧的。
男人們在場子裡抽菸的抽菸,打鼓的打鼓。
而村裡的三姑六嬸兒,則在廚房裡幫忙,燒火的燒火,倒茶的倒茶。
靈堂就設在屋子正中間的大廳,劉振邦一身素服,跪在放著劉李妹遺體的紅棺材旁邊。
每當有人給劉李妹上香,劉振邦則回一個響頭。
男兒跪天跪地跪父母,為了爹孃謝客跪客,這是符合禮數的。
劉大海指揮著幾個年輕人,將放在鄭江南挎斗子上的貨,卸了下來。
聽到車子的聲響,劉振邦抬頭看了過來,十分憔悴的模樣。
鄭江南連忙上前:“兄弟,節哀!”
對於鄭江南的到來,劉振邦頗為意外。
因為他們嚴格來說只是上回有過點頭之交,沒什麼交情,但是今天能來的,肯定是來弔唁自己的母親。
劉振邦客氣的說道:“嗯,兄弟辛苦了!”
辛苦了是場面話,意思是感謝你前來,但是這場合,孝子孝孫都不說謝謝。
鄭江南發現劉振邦雖然還很硬氣,但是他眼底深處的哀傷,卻是怎麼都沒有辦法徹底掩藏的。
這個歷經血火的漢子,在強力的控制著自己的情緒!
可能只有在沒人看到的角落裡,他才會放聲大哭吧。
鄭江南將茅臺和中華放在一邊:“兄弟,這個你拿著待客,我給老人家上柱香。”
看到鄭江南拿了這麼貴重的東西來,劉振邦張了張嘴,最後也沒拒絕。
因為這邊的規矩,東西提到了白事場兒,是絕對沒有再提回去的道理。
讓人提回去,等於是詛咒人!
會捱打的。
劉振邦沉默的抿了抿嘴,用感謝的眼神看向鄭江南,朝著他重重的點了個頭。
鄭江南為了表示尊重,特意去洗了個手,擦乾以後接過劉振邦遞來的四根香。
神三鬼四。
敬神是用三支清香,敬走的人卻是用四根香了。
鄭江南右手拿著香炳,左手託著香頭,將其放在白蠟燭上面引燃,點著以後往後甩了甩,將香頭上面的明火熄滅。
不論敬神還是敬鬼,供的香上面的明火都不能直接用嘴吹滅的,這樣好像是不禮貌。
鄭江南雙手持香,面對棺材的方向,珍而重之的鞠了四個躬,然後把香插在香爐上。
劉振邦背對著棺材,朝著鄭江南磕了一個頭。
鄭江南連忙扶起:“兄弟,咱們算是同輩人,不用這個。”
劉振邦站了起來,言簡意賅的說道:“兄弟,中午一定要留下來吃飯。”
鄭江南想了想,點頭說道:“好,有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