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的正大光明的藉口也有,因為這是趙家的皇帝為了長生而找來的記載。
可惜這本起居注中是有記載:黃帝非常注意本身的養生,曾向玄女、素女等詢問過修道養生之法,頗有心得,故得以長壽。但衰老是不可避免的,黃帝進而又奢望長生,曾特地借巡行之機,專門拜訪了人稱神仙的廣成子,得知服用一些礦物仙草製成的藥丹,可延壽長生,於是千方百計搞到了配方(丹經)。而後,回到靈寶荊山下煉丹。
至於丹方,起居注中沒有記載。
不過這已經夠了,這已經足以讓趙禎認識到文官們教他的並不是什麼上古教化,而不過是他們的一家之言。
這樣的認知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就是趙禎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再不覺得這世界僅需要教化就夠了,更不會再順著文官的指揮棒起舞……大宋需要教化。被人打了,便是教化不夠。
而壞的就是文官們對趙禎的變化,看在眼中,急在心裡。
這時候,文官們不再鬧了。什麼改革?如果皇帝喜歡了武,大宋的改革還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在聽到又有人闖宮,值班到賈昌朝便急急忙忙帶上一班文武來了。
他甚至沒有注意去聽自己面對的是什麼存在,便直接懟了過去。
“原來是一隻被庇護的小人。”
“你,你大膽!你竟然侮辱閣老。”有文臣立即竄出來指責龍王。
“凡人,你們這是要挑釁本龍王嗎?”
烏江龍王看了一眼這群文官,冷冷的說道。
啥?啥玩意兒?這老頭是龍王?哇哈哈,不要開玩笑了。你要是龍王,本官就是玉帝了!
有人這麼想的,有人也就這麼作死的說了。然後……
“大膽!敢對上天不敬!”
龍王暴怒,天空之上的雷霆更加密集了,一道道驚雷炸響個不停,似乎代表著他的怒火已經忍耐到了極限。他已經不想與這幫凡人蟲子們說話了。
但是他不想說話,不等於文官們也會放過他。
而文官中最會作死的便是御史了。在他們看來,這正是他們的戰場。這老頭也不知打哪來的,就這麼直直闖了宮。這……簡直是太好了。
“無君無父之輩,孟曰:楊朱利己,是無君也;墨子兼愛,是無父也;無君無父,是禽獸也……”
他們一上,便戰鬥力爆表。並用儒家思想罵龍王。
說他是楊朱,無視君王的表現,說他是墨子,是無視父輩的表現。如果一個人不崇敬君主,孝敬父輩,就像禽獸一樣。
這真的是儒家理論,也是他們為這個世界規劃的至高。許多人都被他們忽悠殘了。
其口舌之利,最明顯的受害人便是武人了。人心總是肉長的罷?便是塊石頭,捂在懷裡也會熱罷?
可是大宋將士呢?在前線浴血拼殺,讓這幫子人有個安定的環境讀書,罵街,議論朝政,誹謗君王,可是你們怎麼回報這些將士們的?
罵他們是武夫,瞧不起他們,他更是乾脆把他們當成囚犯一般,還要在他們的臉上刺字。
每每對外打不贏了,就說是武將和士卒們的責任。他們只會要求這要求那,卻從未想過要求將士們為了一個連最起碼的尊敬都給不了的人去浴血拼殺的可笑。
而他們真正有的又有什麼?
龍王根本不與他們瞎比比。直接右手化龍爪,利爪一下子捏住了那個口出狂言的御史。而那個御史,一肚子的孔孟大道,他甚至沒有辦法說完,立刻就身軀炸開。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他可以這麼的不講道理?
不僅那個御史不明白,其他人也不明白。倒是王道陵明白。
道理?什麼道理?道理不過是人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