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下達的軍令傳下後,眾軍將士一起動手,就地挖壕修牆。第一步則是繞著營地外圍一百幾十步,先挖壕溝,壕溝挖起的土,就地砌成土牆。如劉衍所說的,主牆有半人高,可以掩護火銃手、弓箭手射擊便可。密密麻麻的將士們還去河裡挑水,澆在土牆上,使之成為極為堅硬的冰牆。
此時寒風刺骨,很多將士的雙手都是凍得紅腫,嘴唇臉蛋也是高高腫起,鎬子用力揮在凍得堅硬的土地上,只能擊出一道淺淺的坑洞。幸好紮營之地靠近河邊,像如此堅硬的地面還是較少,挖壕修牆的總體進展還是較為順利的。
雖然天氣惡劣,眾將士還是幹得熱火朝天,或許是因為大敵將要來臨,又或許是盧象升等高階將領親自激勵。盧象升不顧楊國枉、劉衍等人的勸阻,親自舞動鎬子刨土,就算一雙手被凍裂了,凍得青紫了,還是奮力不休。
盧象升一身麻衣孝服極為顯眼,對軍心士氣的激勵驚人的大。在他的帶動下,劉衍、楊國柱、虎大成、張巖等人同樣找來了鋤頭,隨在盧象升身旁奮力挖坑。有將官們在前面帶領,全將士氣高昂,在上萬將士的努力下,只到了下午時分,相關的壕溝土牆設施便修建完成。
有如平地起了一座巨城,如眾將原先所規劃的那樣,一條己是結冰的半人高土牆圍繞營地三面。
土牆之間還留出許多空位,或放置火炮,或供營內將士出擊。在土牆的前方,同樣挖了諸多不連貫的壕溝,挖出的泥土,同樣砌成半人高或是小半人高的小牆,用水澆上,使之堅硬無比。
劉衍所部防守的正面土牆最長,考慮到戰事可能不是一日兩日,需要持久耐性,他只暫時佈置了陳勳、王越兩個百總防守,餘者眾人全部作為預備隊,到了戰時視情況再做輪換。
現在劉衍軍隊中,不論是各總的鳥銃手、夜不收、護衛都裝備了燧發鳥銃,甚至連各部的輜重兵同樣配備了燧發鳥銃,隨時可以支援各總鳥銃手作戰。
劉衍所部防守的土牆雖長,但由於前方壕溝有諸多障礙物,清兵可供衝擊透過的地方不多,劉衍認為光憑陳勳、王越部下的鳥銃手、長槍兵,己經足以應付。就算清兵的攻勢增強,自己慢慢新增援兵便可。
在劉衍所部防禦的正面,佈置了錢樰的炮旗,共五門虎尊炮用來增強正面的火力。
不過盧象升還是擔心劉衍所部的炮火有些單薄,所以將督標營的五門紅夷大炮,暫時也佈置在劉衍所部防禦的正面。其實這些火炮,都是可以快速移動,哪一面需要火力支援,就可以快速推到哪一面去。現在宣大、山東各營同心協力,倒也不分彼此。
除了營地外圍一百幾十步外,圍繞眾軍帳篷外二十步,同樣砌了一道結冰的半人高土牆。土牆間同樣留了諸多空處,放置火炮等物,只是沒有再挖壕溝,作為宣大、山東軍的第二道內圍防線。
在盧象升的中軍營帳周邊,則是在要緊處擺上一百多輛戰車,每輛戰車右邊的轅條上,也插上了防護的挨牌。作為最後的防城。在這裡面的帳篷內,生了眾多的爐火,還有準備大量的熱水等物,作為傷員的救護之地。很多重要的物質,也儲存在這裡。
如此安排可說是井井有條,防線呈立體化,這都是出自劉衍的構想,如今整條防線修建完畢,呈現出來的防禦力,讓盧象升等人歎為觀止。而劉衍軍中隨行的醫官最多,他們在鮑學鎮的帶領下,個個精神抖擻,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傷亡的救護準備工作去,在中軍大帳周邊做著最後的準備。
經過全軍努力,蒿水橋邊防禦體系宣告完成,盧象升、劉衍等人巡視後,都極為滿意。
對於這條防線,劉衍更有信心,如果仍按歷史的軌跡,清兵最終來了三萬人馬,則此戰明軍必勝。一旦開戰他們硬攻的話,宣大、山東軍中糧草、火藥足以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