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世師“滿載”而歸,如願以償,但心情並不好,不是因為得罪了齊王,而是因為他對燕北局勢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對齊王和二李北上邊陲發展的野心嚴重低估,以致於目的是達到了,卻付出了更大代價,得不償失。如果他絕對相信段達,遵從段達的指令,到了燕北後就“默契”配合李子雄,尤其在糧草武器方面滿足李子雄的要求,他就不會被李子雄打得“鼻青臉腫”,不會付出丟掉廣寧城的慘重代價,更不會把扈從齊王巡邊的重任交給破六韓摩訶,以此來換取燕北本土勢力對他的支援,由此導致涿郡留守府不但失去了對燕北局勢的全面掌控,還眼睜睜地看著齊王打破燕北現有利益分配格局而無力阻止。
韋福嗣送走陰世師後,看到齊王心情惡劣,好言安慰,“大王不必憤懣,最多一個月後,只待白髮攻陷了安州,縱橫於弱洛水兩岸,則幽燕局勢必然大變,涿郡留守府必然陷入被動,到那時大王掌握主動,不但可以迅速控制燕北,還能與白髮內外聯手東西呼應,操控幽燕於股掌之間。”
齊王點點頭,認同韋福嗣所言,“白髮出塞在即,你和文城公(李善衡)立即帶六百騎士,日夜兼程趕赴懷荒,與白髮做具體商談,確保一個月後我們能夠實現既定目標。”
=
。。。
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
九月初二,燕北長城,野狐嶺隘口。
聯?大軍陳兵關下,蓄勢待發,而隘口上的戍軍十分緊張,烽火熊熊燃燒,只是望眼欲穿卻盼不來一個救兵,尤其關外的懷荒鎮,近在咫尺,就是一兵不發,始終“冷眼旁觀”。懷荒鎮自有它的理由,塞外北虜野蠻彪悍,窮兇極惡,長城內的叛軍根本就不敢出塞,出塞就是自尋死路,所以長城一線的局面看似緊張,實則有驚無險,叛軍不過虛張聲勢而已,只是為了牽制長城鎮戍軍,以幫助他們的主力在燕北腹地攻城拔寨燒殺擄掠,所以不足為慮。
懷荒鎮的說法很快就得到了驗證,叛軍陳兵關下,做出了攻擊態勢,卻遲遲沒有發動攻擊,這顯然就是虛張聲勢了。正好武賁郎將趙十住十萬火急命令,隘口戍軍務必堅守要塞,若難以阻御叛軍的攻擊,就擇機開啟關門,任由叛軍出塞。如此隘口戍軍就進退無憂了,既然上峰命令可以開啟關門驅賊,為何還要與叛軍打個你死我活?只要叛軍攻擊,我就開啟關門。
然而李風雲卻遲遲沒有發動攻擊,原因是聯盟絕大部分將士都不知道大軍即將出塞,即將穿過荒無人煙的松漠遠征安州,他們對此行的任務和目標一無所知。北虜擅長騎射,又有無數戰馬,實力強悍,而聯盟大軍清一色步兵,沒有成建制的馬軍,且無任何塞外作戰經驗,雙方戰力對比有一定差距,這種情況下如果倉促出塞,聯盟將士必然惶恐不安、人人自危,而軍心也必然因此而動搖。
為最大程度穩定軍心,凝聚士氣,李風雲要求各軍總管、副總管召集府、團、旅、隊等中下級軍官,把大軍出塞作戰的任務和目標做一番詳盡解釋。此次出塞作戰的任務就是在塞外燒殺擄掠,混亂塞外形勢,尋找機會給北虜以重創,而目標則是為了聯盟的生存。
原因很簡單,如果聯盟困守飛狐,很快就會遭到各路衛府軍的四面圍剿,即使今年冬天堅持下來了,但明年春天怎麼辦?聯盟大約二十萬軍民要吃要喝要活下去,糧食危機始終存在,肚子問題如何解決?
解決問題的契機就在南北戰爭。
不到北疆邊陲,根本就無從感受到南北戰爭隨時都會爆發的緊張氣氛,根本就無法切身體會到聯盟未來出路就在南北戰爭的真實可靠性,所以很長時間以來只有聯盟高層能夠真正理解李風雲的北上大計,而聯盟中下層則對北上大計的背後秘密一無所知,直到此刻,聯盟中下層才有所瞭解,才隱約看到了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