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世矩決定放棄勸諫,接受事實。既然聖主“聽不懂”他的暗示,對他的“暗示”充耳不聞,那麼西土經略也就不要再提了,西北危機也無法從根源上解決了,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了。
西北危機有三個。一是西海失陷,目前隴西軍團無力奪回;二是西域的且末和鄯善失陷,目前河西軍團也無力收復;最後就是會寧的突厥人要“歸國”,要叛亂,這個目前尚有解決的可能。
裴世矩躬身請命,“聖上,臣請纓,火速趕赴西北。”
=
。。。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
裴世矩的主動請纓,正是聖主緊急召見他的目的所在。
西北危機要解決,但目前局勢下,中土無力兩線作戰,再說楊玄感兵變已經讓改革派和保守派徹底撕破了臉,東都即便向西京妥協,讓步也十分有限,最多考慮到西北局勢的嚴峻性,在“資源”上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援,僅此而已。也就是說,短期內,無論從國力上還是從政治上,還是從中外大勢上來說,聖主和中樞都絕無可能“重啟”西土經略。
當然,西疆的安全不僅關係到中土和國祚利益,也直接關係到關隴人的利益,雖然西京迫於各種各樣的複雜原因,不得不挾西北危機以威脅東都,但關隴人的最終目的還是要維護自身利益,所以即便東都在政治上拒不讓步,西京也會傾盡全力緩解乃至解決西北危機。關隴人若想正面抗衡乃至擊敗東都,就必須把自己的地盤“經營”好了,必須鞏固和加強自身實力,否則都是空談。
正因為如此,面對日益嚴重的西北危機,聖主很淡定,成竹在胸,鎮定自若。
聖主知道關隴人肯定有能力保障西疆安全,但楊玄感兵變導致西京和東都“決裂”,西京擔心自己陷入外部諸虜和內部政敵的前後夾擊之中,腹背受敵,為此西京一方面牢牢控制西北軍,以確保自己有應對內外夾擊的“資本”;一方面聯手東都剿殺楊玄感,既有向聖主和中樞表達合作之意,亦有阻御改革派乘勢打擊西京的意圖;同時西京因為把主要力量都放在應對東都危機上,當然也就無力應對西北危機,於是西北危機迅速擴大,而擴大化的西北危機則迅速演變為西京抗衡東都的一個重要的政治“籌碼”。
西京手握這樣一個重要的政治“籌碼”,東都不得不妥協,但妥協多少?是不是停止東征,承認決策上的錯誤,重新啟動西土經略?那等於東都徹底失敗,聖主和中樞將遭遇前所未有的政治打擊,改革派對國策的控制將不復存在,保守派將捲土重來奪取執政權。
所以東都的妥協餘地很小,最多也就是在政治上維持西京現有地位不變,對關隴保守勢力的打擊停留於表面,在“資源”上給西疆以更多支援,以此來換取西京與東都之間短暫的政治和平。西京和東都之間的“戰爭”一旦暫停,改革派和保守派在“血腥廝殺”之後也就各自贏得了喘息時間,接下來西京可以集中全部力量處置西北危機,維持西疆安全,而東都則可以集中力量穩定國內局勢,維持改革成果,同時儘快發動第三次東征,緩解乃至穩定南北關係。
然而,東都的想法,是否能得到西京的認可和接受?
顯然西京不能接受。西京的目的是什麼?徹底擊敗東都,重新奪回中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重新進行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讓關隴貴族集團重新成為中土和國祚的絕對主宰力量。換句話說,就是摧毀以中央集權為核心的大一統改革。改革是必要的,統一的中土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政治制度,但這個制度必須符合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必須符合豪門世家的利益。所謂革命,革的是敵人的命,而不是自己的命,如果改革把自己的命革掉了,把自己的權力和財富都革掉了,那豈不是天大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