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歡喜喜過了大年,新年開年,一個比養廉銀更重磅的訊息,在官場炸開,那些還沉浸在高額養廉銀的,喜悅中的官員們,又被這訊息炸得外焦裡嫩。
官員們這才清醒過來,太后的“養廉銀”,可不是那麼好拿的,有了養廉銀,以後再索賄受賄,可就沒那麼容易脫身了。
為了打擊貪腐,太后在大理寺下面,成立了一個“特派廉政專員公署”的機構,簡稱“廉政公署”,大理寺專辦大案要案,把“廉政公署”設在大理寺下面,可見太后把貪腐案,視為大案要案。
讓人不禁想起太祖皇帝那條“貪汙六十兩殺頭”規定,太后殺了後金,殺了賊匪,殺了宗室、殺了大戶,現在,要殺官員了麼?
哎瑪,太可怕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廉政公署”成立不到十天,人員都還沒有配齊,吏部就收到上百道請辭的摺子……
真是的,人家又沒有動你,你自己跳出來幹什麼?你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你才三十八歲,就要辭官養老?誰信啊?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麼?
怎麼一個個的,都嚇跑了?
本來,張薔面對近兩千人的京官群體,還不知道讓阿寶去重點監視哪一個,這下有目標了,七品以上,提出辭職申請的官員,都被阿寶,或阿寶的同類光顧了家裡。
不到十天,張薔收到的材料,就堆滿了寬大的御案,這裡面,有阿寶的功勞,更多的,是法安大師手下的隱衛查實後的訊息。
這時她才知道,那些嚇得要辭職跑路的人,只是冰山一角,還有許多人在穩坐釣魚臺,想著法不責眾,企圖矇混過關,畢竟錦衣衛也沒那麼長的手不?
張薔前世在網路上,也聽說晚明官場腐敗透頂,現在才知道,真實的情況,比傳說中更可怕,就象一個五臟六腑都長滿了腫瘤的病人,不知道該割哪一塊,割哪一塊都要傷筋動骨,大損元氣。
就連她親自挑選的顧問小組成員,也收冰敬炭敬,也利用手中權利,拿錢為人辦事……
還真如孫閣老勸她的一樣,水至清則無魚……
打?還是不打?打到什麼程度?這個尺度,真不好拿捏……
她只好找來三位閣老,還有最倚重的張維賢來想辦法,雖然張維賢也有一疊材料在她手上……
“四位都看看吧,這些,都是中央各部的大小官員,的貪腐材料,大明一千八百六十二名九品以上的京官,這裡就有九百多人……”張薔指著御案上的材料,對四人道。
四位老臣,吃驚得不知所措……太后這些材料,是從何處理來的?單靠一個錦衣衛可做不到……
知道太后有話要講,四人吃驚過後,都默默地坐下來,要先聽聽太后的態度。
張薔直截了當地說:“這些人,視官職大小,貪腐的金額有大有小,今兒請四位來,就是要商量,如何打擊這些碩鼠,打擊到什麼程度 ?”
韓爌苦笑道:“太后,這材料裡也有老臣吧?畢竟去年冬天,老臣也收到了炭敬……”
在座之人,哪個沒收冰敬炭敬?
張薔搖頭:“冰敬炭敬,已經是公開的規則,本宮正在考慮,以後將這項福利,改由朝廷發放,不要再增加地方的負擔。
本宮今兒講的貪腐,是指利用官職,拿錢為人謀好處的行為,這些人損害的,是朝廷和百姓的利益,這樣的行為,才定義為貪腐。”
袁可立很想抽出一份材料,看看上面都記錄了什麼事蹟,但想了想,這燙手山芋,還是不要粘手比較好,但他也有看法:“這麼多人,要是都處置的話,朝堂就空了……”
“所以,才請四位來商量嘛,”張薔的右手用力拍在那堆材料上,“本宮先表個態,對貪腐行為,必須堅決打擊,至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