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穎達已經很給李恪面子了,要不是因為李恪的身份,換成別人肯定先打一頓手心再罰站。
也幸虧李恪沒在孔穎達面前犯牛勁,不然就憑兩人在李承乾面前就不對付的樣子,李恪肯定不鳥孔穎達。
就在李恪在罰站的時候,李世民的顯德殿,也在吵架。
吵架的發起人是蕭瑀,應對人是戶部尚書。
蕭瑀當初可是向李靖等一批中立武將許願,如果自己能當上掌管兵部的左僕射,就會支援李靖帶兵討伐大唐南面的梁師都。
如今,蕭瑀當上了這個左僕射,肯定得兌現自己的諾言。
即使蕭瑀清楚,這個左僕射是因為蕭瑀拿李恪的把柄換來的。
“我不同意!我沒錢!”
戶部尚書還是一如既往的死死護住自己的錢袋子,一毛不拔。
蕭瑀說:
“士兵吃的是糧食,又不吃銅錢,你怎麼不同意了?”
蕭瑀這話沒錯,打仗打的就是糧食。
戶部尚書氣得鬍子都快翹起來了,
“蕭相,你說得輕巧。如今國庫空虛,各處都要用錢。
且不說士兵出征的糧草籌備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後續的撫卹、裝備補充哪一樣不是要錢?我拿什麼去支援這場戰事?”
門下省的四品黃門侍郎也對蕭瑀說:
“蕭相,從隋煬帝楊廣開始,修運河,徵吐谷渾,三徵高句麗,巡幸江南,那樣不耗費大量的錢糧?
隋末更是波及天下的大起義,天下糧米早被透支殆盡。
太上皇一統天下,這才讓百姓得以安居。
當今陛下渭水結盟,也透支大唐未來一年的稅錢,現在國庫還欠民間借貸利息,哪裡還有錢支援打仗?”
戶部尚書接話:
“就是就是,我現在還利息都還不完,哪裡還有錢支援?”
蕭瑀皺起眉頭,
“梁師都乃大唐心腹之患,若不早日剷除,必成大患。
如今正是出兵的好時機,豈能因錢財之事而貽誤戰機?”
戶部尚書寸步不讓,
“蕭相,你只想著打仗,卻不想想這背後的代價。
一旦開戰,百姓的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若是戰事不順,更是會讓國家陷入困境。”
蕭瑀冷哼一聲,
“你這是膽小怕事。
李靖將軍用兵如神,此戰必定能勝。
你身為戶部尚書,就應該為國家大局著想,而不是隻盯著你的錢袋子。”
戶部尚書也不甘示弱,
“我並非不顧大局,而是要量力而行。
如今的情況,實在不適合出兵。
明年不行嗎?後年不行嗎?”
兩人爭執不下,顯德殿內的氣氛愈發緊張。
其他大臣們有的默默不語,有的則在心中盤算著自己的利益。
就在這時,李世民發話了。
“好了,你們都別吵了。此事關係重大,不可草率決定。”
李世民掃視了一圈大臣們,
“諸位愛卿,對於此事,你們有何看法?”
大臣們面面相覷,誰也不敢輕易發言。
畢竟,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無論支援哪一方,都可能會得罪另一方。
過了一會兒,一位老臣站出來說:
“陛下,臣以為,此事需慎重考慮。
梁師都確實是個隱患,但如今國家財政緊張,貿然出兵恐有風險。
不如先加強邊境防禦,等待時機。”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
“陛下,臣同意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