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是沒想過讓李恪去國子監,但是又怕李恪闖出什麼禍來。
李世民:
“長安都不夠他折騰,更別說是國子監了。”
蕭瑀說:
“陛下,臣以為不妨一試。蜀王殿下聰慧過人,若加以教導,定能有所收斂。國子監中有諸多規矩,也可磨磨殿下的性子。”蕭瑀躬身說道。
李世民微微皺眉,手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
朕知道蜀王聰明,只是他那肆意的性子,朕著實擔心。
萬一他在國子監與那些世家子弟起了衝突,豈不是要亂套。”
蕭瑀笑了笑,
“陛下,這或許也是一個機會。
讓蜀王殿下與世家子弟相處,增進了解,日後也好為朝廷所用。
而且國子監祭酒為人公正嚴明,定能管束住蜀王殿下。”
李泰這時候還站出來說:
“父皇,我也想去外郭城的國子監。”
李世民聽了李泰的話,目光中閃過一絲疑慮,
“青雀,你為何想去國子監?”
李泰恭敬地答道:
“父皇,兒臣聽聞國子監中藏書豐富,且有諸多賢才講學,兒臣想去求學問道,增長學識。”
其實不是,是宮裡的皇子公主都不和李泰玩了。
因為這個小胖子,現在他們每天有寫不完的大字,父皇寵他卻害苦了我們。
連親妹妹李麗質都不想理他。
皇子怎麼了?皇子也受不了冷暴力。
再說了,誰受得了天天練字練到手痠,還是寫大字。
現在皇宮的國子監都沒地方堆皇子公主們寫的大字紙張了。
李世民心中一動,若是李泰也一同前往,說不定可以互相監督制約。
沉思片刻後,他緩緩開口:
“既如此,朕便準了你們二人前往國子監。但朕醜話說在前頭,若是闖下大禍,朕絕不輕饒。”
李泰則暗自得意,心想只要到了國子監,定要在學問上壓李恪一頭。
李世民再接著說:
“封四皇子李泰為魏王!”
李世民眼角餘光看到戶部尚書又要站出來,馬上對他說:
“不花你的錢!內帑出。”
意思是,給李泰建府衙這件事不要你出錢還不行嗎?
戶部尚書閉上嘴,心中卻在盤算著這一系列舉動對朝廷財政的潛在影響。
畢竟,皇家的一舉一動都可能牽動著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
他可沒忘了涼州北面的梁師都,李靖可還沒回涼州。
以他對皇上的瞭解,那個地方肯定非打不可。
李世民在李恪那裡還有四萬貫錢沒拿回來,但是不介意先花著現在的。
而蕭瑀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心中也在思考著後續的發展。
他提議讓蜀王李恪去國子監,本是出於後面的考慮,不讓李恪攪局。
雖然蕭瑀前年因為和蕭皇后通訊被免職,不在朝為官,但是也知道朝廷這段時間的事情。
全是這個蜀王鬧出的亂子,而李世民還藉著蜀王的手去打壓河北降將,讓自己沒了面子。
別看蕭瑀多厲害,但也不敢明著對付李恪。
如今李泰也加入其中,屬於意外之喜,蕭瑀現在都已經想好怎麼用李泰對付李恪了。
能去外郭城國子監,李泰當然高興,李恪不樂意。
李恪當下準備站起來不答應,憑什麼你們三言兩語就定我的去處?
李恪還沒站起來,李承乾就拉住李恪。
李承乾太瞭解這個三弟了,屁股一歪就準備幹“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