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不亮李恪就起來了,又是賺錢的機會,李恪最是積極。
上朝會的朝臣正在顯德殿內議事,就聽到李恪在顯德殿外指揮著人用草木灰畫圈。
大家都知道昨天蜀王被打的事情,今天也確實看到了李恪扶著外面的柱子站著,用手指揮著工匠幹活。
李恪要不是自己身上的傷實在是不好動,非得自己也拿起一桶灰去弄,因為看起來是真好玩。
顯德殿內的李世民看到李恪就皺眉。
昨天太醫說了,好好養著過個十幾天就完全沒事了。
結果這個逆子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自己一說也弄,這個逆子就趕緊來圈地開挖。
李世民怎麼會不知道這個逆子的想法,就是怕自己反悔。
李世民在心裡吐槽,逆子就是逆子,處處反著來,也不知道先養好傷再出來。
只能乖昨天那麼一會兒,受傷了也不放過能賺錢的機會,你不賺朕的錢會死啊。
怎麼一點都沒有朕身上的優點呢?
今日朝會,魏徵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因為魏徵之前就是專門負責山南道蝗災的官員,而李世民讓魏徵調查蝗災實情,最近也有了結果。
只見魏徵邁出一步,朗聲道:
“啟奏陛下,臣已查明。
多地蝗災遠沒有傳言那般嚴重,即便是在山南道,也僅有寥寥幾個州出現蝗災跡象 。”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譁然,不少人面露驚訝之色。
然而,也有部分人神色如常,他們都是知情人。
只是此刻,他們心中慌亂不已,若仔細觀察,便能發現他們手持笏板的手正微微顫抖。
緊接著,張文忠出列奏道:
“啟奏陛下,長安所屬的兩個縣確實存在蝗災,但實際情形遠非下屬所上報的那般嚴峻。”
隨後,御史大夫溫彥博也站出來稟奏:
“啟奏陛下,京畿道的蝗災亦不如上報的那般嚴重。”
京畿道就是長安所在的“道”,其實就是關中地區,只不過大唐不叫關中。
“臣請陛下嚴懲這些官員,他們分明就是想謊報災情,這樣好讓陛下免去往年拖欠的稅,又能讓朝廷下派救濟糧,他們好從中牟利。”
房玄齡這話就是要把他們往死弄。
眾人皆知房玄齡此舉的深意,如此一來,不知會有多少官員遭到裁撤。
禮部尚書當即站出來,諫言道:
“陛下,臣以為此事當慢慢來,一下子裁掉這麼多人,這空出來的官員從哪裡來?這些上報的可都是州縣主官。”
禮部尚書此舉,意在阻攔房玄齡為求政績而肆意妄為。
又有官員上前諫言:
“陛下,先不說別的州,光山南道就有二十一個州,如果這二十一個州都換一遍州縣的主官,恐怕會引發諸多動盪。”
魏徵亦再度進言:
“陛下,禮部尚書之言確有幾分考慮。
如今已不是當年隋末亂世,如今天下初定,尚未安穩幾年,確實不宜再大規模變動 。”
李世民也確實是這麼覺得,前幾天才接到收復朔方的訊息,如今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
直到這個時候,大唐才正式的接管了隋朝當年全部的領土。
李世民愁眉不展,但這些人也太囂張了,這麼明目張膽的騙取朝廷救濟糧,不懲治不行。
大唐的這些“道”,是李世民在去年的時候,根據山川地形劃分出來的。
在李世民之前可沒有這麼做的,都是州縣制。
是李世民為了方便管理,不然大唐有上百個州,這些州一人一個奏書都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