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叮鳴鏑聲遠遠傳來,守衛興京順天門計程車卒狂吼著衝進城去,人流潮湧的順天門大街瞬間空出一條快馬通道。
十餘名紅色衣甲衝進城門疾馳在順天門大街上,一道道嘶啞的喊聲在空中飄蕩:“西北大捷,我軍主動出擊,殲敵六萬、俘敵四萬,元昊授首、元遷敗逃。”
十餘匹快馬衝進了內城,但吼聲仍然飄蕩空中,人們一怔後,隨即發出一陣陣狂呼。
叮鳴鏑聲傳進鄭門,十餘個紅色衣甲大聲吼著縱馬衝進內城,直奔皇城。
而幾名紈絝則衝進國子監,一路狂奔一路狂吼。
聽到訊息的曹汲不顧講堂紀律,跳起來大聲吼道:“先生就在西北。”
他不用苦苦隱瞞了,修煉閉口訣都快把他憋瘋了,這時痛痛快快地喊出來,感覺暢快極了。
可他還是洩密了,這則訊息伴隨著西北捷報,如狂風一般席捲三院。
西北大捷,而陳恪就在西北,兩則訊息合在一起,不用腦子想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這時的王韶就可以高喊出來了,“先生最擅長軍事。”
他一直堅信陳恪是軍事家,穿上襴衫冒充儒生而已。
而章惇卻不這麼認為,他的看法與王韶不同,一直認為陳恪是政治家,擅長的是治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但這事以後爭論,狂喜下的老書生下令三院休課半天。
三個老書生竟無心教學了,他們只想痛痛快快的大喝一頓,而劉復等直講、助講也是這個心態,不用呼朋喚友,一起往外走去就是。
大家想喝酒,而最先反應過來的豐慶樓立刻開門營業,從此打破了酒店中午不營業的生活習慣。
李禎也想喝酒。
西北大捷,對大興王朝的全民來說是件意義非凡的大事。
而對他來說,其意義更加非凡。
他參與了這次戰役的事前謀劃,從戰略戰術到戰後的施政他都瞭然於心。
他才是這場戰役的實際總指揮,而陳恪是他的參謀長。
帶著這份愉悅的心情,李禎輕快地走著,張孜不得不一路小跑才能跟上他。
來到慈寧宮前李禎站住雙腳,聽劉太后的笑聲傳來,心裡再次糾正一下剛才的想法,劉太后才是這場戰役的總指揮,他是副總指揮。
調整好心態,李禎走進慈寧宮,見薛媛、張出塵起身向他施禮,說聲“平身”,聽劉太后輕快地說道:“西北大捷,皇上當為首功。”
劉太后說的不錯,李禎全盤接受陳恪的謀略,才是這場戰役取得大勝的關鍵。
劉太后開始力捧李禎了。
而李禎笑道:“沒有太后掌舵,兒臣哪來的首功?”
他說的也不錯,若不是劉太后的大力支援,他接受陳恪的謀略也沒用。
這娘倆的相互吹捧,卻讓薛媛和張出塵知道,皇上與太后參與了西北大戰的謀劃。
知道這個秘密,張出塵就知道陳恪的謀劃已達不露痕跡的地步。
他讓李禎和劉太后都認為自己參與了這場大戰的謀劃,從而降低了自身與一眾將士的風險,功高蓋主的嫌疑一旦形成,想消弭就很難了。
“他想的太多了。”
張出塵心裡感嘆,卻聽劉太后說道:“西北大捷後,皇上也該考慮一下後續的事了。”
李禎回道:“陳恪請奏五件事,一是將党項各忠於大興王朝的部落確定為漢民,並準其青鹽專賣權”
陳恪的這一策就是釜底抽薪,凡是忠於大興王朝的党項部落,我就讓你富起來。
李禎說起這事也不避諱薛媛和張出塵,這是明謀,劉太后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