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沒想到的是大哥會反對這門親事。他不想結這門親,不僅是他難忘梅家大姑娘,更重要的是三表妹雖然是嫡女,長得也不錯,但是性子驕縱,在家裡囂張跋扈,作威作福,錦鄉侯府的人說起她都只有後怕。大舅母深知道這點,所以也不敢將她嫁入高門,而且看大哥也是前程不差,加上姑母做婆母也甚好。
大哥抵死不從這門婚事,說著大表妹不適合做宗婦。就這樣的妻子,他是無福消受的。
母親認為表妹好,還說可以慢慢調教。性子不好磨一磨就好了。但是大哥知道母親這是在自欺欺人。無非是想娶侄女過門,以後讓侄女好聽自己的話。婆媳一條心。
大哥無法打消母親的念頭,只有寫信跟父親說了這件事。父親看到大哥說三表妹的性子,大哥是他最為看重的子嗣,以後也有著莫大的前程,怎麼可能娶這樣一個女子為宗婦。
父親反對,母親也沒辦法。但是已經答應下去了,也不可能反悔。父親的意思讓他娶了三表妹。反正當時只是議親,沒說給誰議親。只是三表妹聽到說議親的物件是他,抵死不從。
最後母親與大舅母商議許久,將物件改為了五弟。雖然三表妹比五弟大了點,但是大點也成,不那麼講究。當下母親最緊要的是將大哥跟他的親事定下來了。至於說三弟,不在母親的考慮範圍之內。反正按照他對母親的瞭解,是決計不會給三弟尋一門得力的姻親。
這時候梅家透露出訊息,願意將嫡次女許給大哥。父親認為只要人好,能跟太傅家結親自然是好的。讓母親去見過了這個梅家的二姑娘,母親不甚滿意。但是大哥見過以後卻堅定了娶此女的念頭。
後來他才知道,原來這個梅二姑娘與梅家大姑娘長得有七分相似。也是,同胞姐妹長相相似很正常。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大哥才會有了娶他的這個念頭。
婚事定了的當晚,大哥滿臉的落寞。看的他有些心疼,但是他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只能陪著大哥喝酒忘愁。
大哥的婚事解決了,就輪到了他。他對婚姻自來就沒放在心上。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者看到大哥為了情這麼痛苦的。他認為還是不要沾染情字的好。所以他對未來的妻子也沒過多的要求,只要人好,溫柔體貼,等過些年分出去能操持好家務則足夠了。
沒想到,母親最後給他定下的華家的大姑娘。就是在來京路上碰到的表姨的女兒。表姨說著自己沉穩,所以願意將嫡女許配給他。
他當時大為吃驚,認為這個姨母實在匪夷所思。那時候他們三兄弟,不管是三弟還是五弟,可都比他出色。為什麼偏偏看上他了。
大哥聽到他的疑問,當下解釋道:“華家姨母是三品命婦,隨著丈夫在外任多年,見識多廣。看人自然有其獨到之處。三個人之中,你的心性最為沉穩,看中你再正常不過。”他一直認為自己的二弟不差。但是這段時間相處下來他才知道。二弟不是不差,而是很優秀。二弟資質中等,但是品性好,待人真誠,勤奮好學。這也是二弟在國子監結交到了朱玉這樣的朋友。
在京城這麼多年,李顯很清楚像朱玉這樣出身高,經常出入宮廷玉顯貴人接觸的人,都眼高於頂。這些人對挑選朋友有著嚴苛的要求。二弟在知道朱玉的身份後,還能以誠心相待,不諂不媚,無半點功利之心,與在不知道朱玉身份之前一般來往。二弟可能不知道,正是這種態度才讓朱玉覺得他可以深交。像朱玉這樣身份的人,巴結諂媚的人太多,二弟這樣的態度反而讓他看到了真誠。兩人成為莫逆之交以後,由著朱玉的幫扶,打入了朱玉的生活圈子,認識了不少的豪門子弟。而且二弟還與他們相處的很不錯。
二弟可能覺得只是相交幾個朋友,不值得說什麼的。但是這個傻弟弟卻不知道,朱玉自己好學上進,跟朱玉交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