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作為普通村民,被昨晚的變故攪得心神不定,但族長說祭典照舊,全村就要高高興興地張羅。
王恩恩換上漢代朱紅白邊的曲裾深衣,扛著一面刺繡錦旗,嘴裡叼著個肉包,風風火火跑出門了。
主人忙完,客人們也吃完早餐,三三兩兩走下樓。
元蕙如看到王大娘搬了張小桌擺在家門口,忙碌地擺上香爐和祭品。
她四下張望,家家戶戶都在門口設祭,點燃線香,大沓大沓地燒元寶紙錢,整條巷子很快聚起團團的白煙,人影站在其中騰雲駕霧的。
王大娘看到風帶起紙灰往元蕙如的方向吹,提醒她,「別站在風口,小心弄髒裙子。」
元蕙如卻沒有躲,她抬起下巴,深深呼吸一口充滿線香的空氣。
她漸漸愛上寺廟香燭的味道。
元蕙如站了一會,聽到擊鼓聲從山頂傳來,震得地面抖動。
渾重的鼓點不像昨夜凌厲,顯得格外悠揚神聖,清晰得像在腦後響起,炸得人心緒清明。
巷子裡的男女老少,接到訊號,從各自家中跑出來,一家子整齊地站在祭案兩邊,迎接著遊神隊伍的到來。
奏樂聲越來越近了,鼓點伴隨著大笛、揚琴、雲鑼的配樂,以海水決堤的氣勢湧入小巷。
打頭開路的是十幾個村裡的神婆神漢,他們面罩猙獰的儺面,穿五彩斑斕的鴻衣羽裳,踩著高蹺,揮舞著「肅靜」跟「迴避」的大旗,盤旋跳躍,大步向前,這些人全是五、六十歲的老人家,跳去高難度的古代巫舞卻步履矯健。
緊接著是十二隊對姿容靈秀的少年少女,扛描金繡銀的錦繡大標旗,託八寶法器;他們身後是族長和長老們,族長手捧香案,長老奉二十四對錫香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