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時,總有人會提及當權者名不正言不順,更不知於何時生造出傳聞,說什麼真龍遺脈,尚存人世,而如今天下大亂際,龍廷非但外據金羽,事實上內心裡更加忌諱所謂的“真龍現世,天下大統”。
坊間傳聞,不足憑信,最初此事我是聽白暨說起過,後又聞錦鯉言辭鑿鑿,甚至那淩水先生還告訴過我,說什麼龍廷內藏真龍血,連顏色他都知曉,好像是青色的?
神乎其神,益發不實,不過今日此事再從金羽王口中說出,我倒頗有些好奇,卻說這等傳聞到底自何人口中傳出,又是自何時傳起?難道龍廷還真的藏有真龍血?
金羽王與我暢談家國事,言語中他意有所指,只怕當日我一語喝退忠昭王,如今惹禍上身,龍廷難不成將我當作了那傳言中的“真龍遺脈”?
不敢當,真真是不敢當。
數語閒聊,我但覺不可思議,而金羽王見我一笑不以為意,當下亦未作深談,反倒是話鋒一轉,不知是誰先提及如今戰況,果然不出所料,對金羽而言,炵關易守,兵耗不大,不過那忠昭王畢竟身為一代名將,實在不容小覷,再者兵家相爭,宜速不宜緩,兩軍對壘,若僵持久了,難免節外生枝。
事實上,論地形地勢,炵關扼守金羽腹地,重中之重自不必言說,然真正論起兵家相爭,金羽百越俱處龍朝之南,金羽偏東,百越偏西,三族雖無直接交壤處,然金羽之炵關,百越之山回關,龍朝之渭南關幾乎位於同一線上,渭南往東臨水,往西面山,據金羽以大塹,防百越以高山,乃是龍朝立足尊位之關鍵一環,若今時金羽王真有心逐鹿中原,不妨乘此機會拿下渭南,再圖大事。
當然,紙上談兵簡單,兩軍交戰則何其艱苦,不過今日既已舉戰事,那麼奪取渭南也並非完全不可能。事實上,幾日內我目盲無聊,整日裡除卻思念小白,倒真真將這龍朝金羽之戰好好想了一番。龍廷急於斬滅金羽門,忠昭王又是將功補過,想必求勝心切,而金羽重守,兵力富足,若是不求反攻渭南,則足以應對,但是一旦龍廷久戰不下,說不定會再加兵力,甚至還會叱令百越參戰,到時候即便百越族長因族內治水耗時耗力,不予支援,那金羽門縱算是守住炵關,怕也會兵損可觀,終為不美。
雖無寸土之失,然在此紛爭亂世,一分兵耗則需有一分獲利,被動應戰,不如主動迎戰,或者說,若要取渭南,若想爭尊位,正該乘此機會,“誘敵深入,伺機反撲”。
我與金羽王仔細將計策言說,其實只叫他故作潰敗,甚至不惜犧牲幾處炵關前哨,讓那忠昭王長長志氣,投重兵以渡河作戰,但暗地裡卻該大舉屯兵於炵關不遠處,慢慢以大敗小勝作誘餌,讓那忠昭王誤以為金羽門下兵力不足,或者他金羽王遭逢大難,無力掌局,直待龍廷主力渡河而來再一舉殲滅,如此後力圖渭南,則勝算大增。
說起來道理很容易懂,不過實施起來這其中分寸,以及如何能讓龍廷急功冒進,都是值得商榷之處,當然,目前先決條件如此之好,若不乘此機會一搏,未免有些可惜了。
我一番言說,甚至提及諸多細節,而金羽王始終於一旁悉心聞聽,他許久未插一語,到最後竟是嘖嘖一嘆道,“龍衍公子,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若你身處本王之位,想必這江山之大,已有半壁收入掌中了吧。”
他如此一嘆,我方覺所言過度,實不該妄談,我一時面上稍有愧赧,然金羽王不知為何,端的是長吁短嘆,片刻後他又笑道,“難怪那百越族長髮告帖全境通緝於你,想當初你與他治水,是不是也談了治國方略,呵呵,你啊,你是不知在高位者大多多疑,像你這般經世之才,若不能為己用,那也斷斷不能放過呀!”
禍從口出,真真不假,想當初我於百越境內已好生收斂,大半年除卻治水,其他事半分不論,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