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張啟笑了笑,接著說道:“其實我還有個想法,我打算藉著這次出國的機會,拍攝一個關於轉基因真相的紀錄片,想讓更多人真正瞭解轉基因。但我在這方面缺乏專業人才。你人脈廣,不知道你有沒有合適的人可以推薦?”
吳興川不假思索地回應:“沒問題啊,這事兒交給我。國家電視臺科教片的編導趙玉林就很不錯,你們在轉基因食品品嚐會上見過面的。他是我朋友,我去聯絡他肯定沒問題。
還有上海植物園的一位研究員,叫郗旺,他不僅在專業領域有研究,對傳媒也在行,能陪著你一起去拍攝。
另外,我在美國有個朋友叫冰清,是做美食節目的食品學碩士,出版了很多相關書籍,對現代生物技術也非常瞭解,我可以安排她在美國接待你,協助你完成拍攝工作。”
吳興川頓了頓,補充道:“我們科學公園還有一位編輯叫周雲媚,她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在拍攝影片方面極具專長,無論是指令碼創作還是鏡頭語言的運用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我這就去問問她是否願意參與到這個紀錄片的製作當中,如果她能加入,憑藉她的專業能力,肯定能為影片增色不少,在內容策劃和傳播方面也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援。”
張啟聽後,滿是感激地說道:“吳兄,太感謝你了!你如此用心地幫我籌備,真不知道該怎麼報答你。等我忙完這陣,咱們有空聚一聚,好好聊聊。”
吳興川在電話那頭爽朗地大笑起來:“說什麼報答,咱們都是好兄弟!為了我們共同的科普事業,大家齊心協力是應該的。隨時隨地我們都可以聚一聚,交流交流心得,探討探討未來的計劃。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一定能讓科學知識在大眾中得到更廣泛的傳播,讓更多人理解科學、相信科學。”
張啟也被吳興川的熱情所感染,堅定地說道:“沒錯,那我們就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前進。”
他結束通話電話,將五大弟子召集過來,又把他打算赴花旗國拍攝紀錄片的想法說了一遍,他們自然是個個贊同。最後,經過一番思考,張啟敲定,由劉小龍、王玉娟、丁麗參加這次赴花旗國的行動。而劉倩芳和鄧選平則留守實驗基地。
等忙完了這一切,張啟吐出了一口氣,打算第二天一大早就去花旗國大使館,辦理簽證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