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湧起一股憂慮與憤慨。
“第五類是玄學愛好者。他們的原教旨就是厭惡和拒絕‘改造大自然’,認為原始的就是最好的。他們和民科是一類人,絕大多數天生具有反科學傾向,不具備鑑別資訊真偽的能力。
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吳國某和田某。其中田某被稱之為反對轉基因的理論設計師,他公開號召學生們搗毀中國科學院的實驗室,說要‘警惕科學,警惕科學家,剝奪科學的話語權’。這簡直是荒謬至極!
還有那個舉起反對轉基因大旗的顧女士,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第六類是某些以接受經費撥款為生的職業造謠者。他們終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根本就不曾參與任何生產勞動,完全依賴於這樣一種經費來維持自己那奢靡而又毫無意義的生活。在這些人中,不得不提的一個代表性人物便是那位名叫呂某某的所謂‘作家’了。
此人心術不正、道德敗壞,還玩弄女性,被他的同事冠之以‘五毒書生’的名號。他最為臭名昭著之事,當屬其對偉大的袁隆平院士進行肆意詆譭和汙衊。”
提及此人時,洪廣玉的語氣之中都充滿了深深的鄙夷與不屑,彷彿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恥辱。
“第七類是國際極端環保主義組織。比如綠色基地組織,打著環保的旗號,實際上是歐美地區最大的民粹組織,有政治訴求的。
很多這些組織往往也是反華夏組織,不允許大夏人消費汽油,只能他們自己享受,還呼籲歐美國家政府拒絕進口華夏產品。
據記者袁越的爆料,曾經有一部紀錄片忠實地記錄了某一個這樣的歐洲環保組織的困境。當年有一群環保主義者在海灘上討論未來的工作計劃,討論來討論去,大家都想不出還有哪個領域需要他們幫忙。這時有人突然冒出一句:‘轉基因怎麼樣?推廣轉基因的都是跨國公司,老百姓很擔心其安全性,而政府的態度又模稜兩可,正好發揮我們的優勢嘛!’反轉運動就是這樣登上了歐洲的舞臺,並迅速被一些人當做了寶貝,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它們心裡很清楚,轉基因是很少的幾個民間和政府有衝突的領域了,抓住它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捐款。”
洪廣玉又強調說:“按照我的調查研究,我們所看見的所有轉基因謠言,最初都是這些境外組織傳播進來的。然後國內的激進意識形態網站對這些垃圾謠言進行了第二次加工,再僱傭網路水軍散播到各媒體平臺!”
聽到此處,饒毅教授搖了搖頭,對這種為了利益而反轉的行為深感不齒。
“第八類是民科群體。像中國最著名的民科郭森林,就是反對轉基因的。民科的本質就是偽科學,與科學沒有任何的關係。偽科學分子天生就有反科學傾向,腦子的思維結構就是這樣的。如果他們有一天不反科學,反而稀罕了。”
聽到此處,饒毅教授又苦笑著嘆了口氣,對民科的行為早已司空見慣。
“第九類是有機農業利益集團。就像直流電企業想方設法打壓交流電。”
洪廣玉說完,看了看張啟和饒毅教授。
“不過,那些被這九大類所迷惑的廣大人民群眾,他們並不包含在其中。
我之所以這樣說,那是因為他們實際上並非真心實意地去反對轉基因技術。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這些民眾並沒有接收到真正有效的相關資訊,反而充斥著大量的垃圾資訊。正是由於這種資訊獲取的不平衡和不全面性,才導致了他們目前對轉基因持有的錯誤看法和態度。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能夠給予他們準確、客觀且易於理解的有效資訊,讓他們充分了解到轉基因技術的真實情況以及其帶來的種種好處,那麼他們必然會改變自己原有的觀點和立場。畢竟,當人們擁有足夠的知識和正確的引導時,往往能夠做出更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