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門閥的初衷出發,但其意義實已遠遠超越了限制士族門閥本身。
其在這本章程中引入的許多理念都是直接來源於後世的高考乃至大學制度,若果真能實行,在打壓士族門閥,給天下寒門子弟提供更多、更公平機會的同時,亦將從根本上改變唐朝計程車林,改變天下人對瀆書的看法,進而為未來的唐朝,為即將到來的璀璨盛唐提供更多也更為實用的人才。
將天下人才絕大多數都牢籠於父五經正義蕩與諸賦之中,這本身就是對人才最大的戕害,而人才又是一個朝代一個國家得以興盛的根本。
這就是唐松從上次幫辦考務時便開始萌生的野望,數月之後最終形成了這本章奏。;
這幾個月以來,唐松幾乎將所有的心神與心思都沉進了這本章奏之中,即便是處身於掖庭冷宮的小黑屋時也不例外。
可以說,這本包舍著上百條徊密章程的章奏凝聚著唐松無數的心血,既是其嘔心瀝血的結果,亦包含著他做大事的野望。
畢競從骨子裡來說,沒有一個男人不想做大事,唐松也不例外。
這數月間的無數個夜晚,每每想到這些章程,想到這些章程若能實行將給天下帶來什麼改變時,唐松都不免激動不已,常中夜生起,難以入寐。
但是現在看來……
“即便朕命人將爾之章奏謄抄政事堂諸相公時已將諸多章程隱去不提,然群議之結果仍不盡人意,這章程中樁樁件件對朝堂,對天下震動太大,亦不曾有先例可循,諸相不能不慎之朕不能不慎之……”
雖然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但聽到武則天這話,唐松心中仍是猛然一空,無盡的失望如錢塘江潮般逆湧而上。
沉默良久後,唐松終於開口道:“這本章奏可能上大朝會嗎?”
周承唐制,若無特殊大事的話,每月初一十五時會有兩次大朝會,屆時凡在京六品以上官員俱都要上朝,凡重大政令舉措必都會放在大朝會上廷議,廷議過後隨即頒行天下。
一百一十五章 大非議,大笑話
朝局動盪,形勢微妙。殫精竭慮制定出的那此章程無法推行,至此唐松留在宮中,留在崇文館已無甚實際意義,遂請求出宮希望能另闢蹊徑走出一條路來。
聽了他的憩法,武則天沉吟良久,最終點頭應下了。
見她答應,唐松心下一鬆,隨後又說及了支援之事,武則天一併答應錢糧場地等必須之物俱由內庫支應,並不經戶部及京兆衙門。
聽到這個訊息,唐松心中一塊兒犬石落地,躬身一禮作謝道:“陛下,據臣下所知,在國子學中明法、明算諸術科素來並不受看重。既然如此,莫如將其從國子學中將這一部分錄離出來,也好給臣下搭個架子?”
“你真是得寸進尺了……”看到唐松這雷給一就要二的商賈嘴臉,武則天臉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前幾日丙說過國子學不可輕動,聯豈能朝令而夕改叼再則,便是聯願意為爾行此方便,那些個明法諸科計程車子豈又願意往你門下?”
武則天此言一出,唐松還真說不出什麼了。
的確,雖說他辦學校的目的是為培養通科學子,然則這“通科”本身對於唐人而言就是前所未見,前所未聞的新鮮事物。
接受一件聞所未聞之事本身就已經夠難了,更別說還是押上一生的前途做賭注。讀書人思慮多,本就處事謹慎,讓他們幹這樣的事情委實是難。
明法等術科在國子學雖然不受重視,但其畢竟是頂著國子學的名頭,這就如同後世北大清華的爛專業學生,即便本專業再難,但對外畢竟還是頂著北大清華的名頭兒。
而今要讓這些學生放棄這個頗有光環的名頭去一個聞所未聞的地方,即便是朝廷下了詔令,沒準兒也得激起好大的風波來。